烂片渣片。
这是近两年国人对国产片提到最多的评价。
好片呢?不是十几年前的老经典,就大多出产港澳台。
其实国产电影很争气,是你知道的太少。
今天就给大家提溜出来一部好片子— —《
孙子从美国来
》。
豆瓣评分
8.3
,我给了10分。
2012年上映之前,这片就先在某电影社交网站上大火,还顺利
跻身该网站当年电影好评榜的前10名
。
80万人民币
,连好莱坞大片一分钟的制作成本都不到,却是国产电影
这两年少有的好片子。
离家多年的儿子突然回来,还领回来一个洋女友,附赠一个洋孙子,这对老杨头的冲击是巨大的。
三年不回家,娶了个拖着油瓶子的洋寡妇,老杨头觉得丢人,恨不得他们摸黑离开。
却没想到,儿子和洋女友第二天就远赴可可西里工作,把洋孙子留给自己照顾。
老杨头抓瞎了。
exo me?
对于照顾这个洋孙子,老杨头从内心里是拒绝的。
这些年自己一个人过惯了,没事听个戏,饿了张罗碗油泼面,不会讲英语,也不爱跟人打交道。
哪里会照顾这么个洋孙子?
布鲁克斯呢,又是个调皮任性的孩子,头回来农村,看啥都新鲜。
就老杨头跑出去追他亲妈这会儿功夫,家里就变了个样。
翻箱倒柜,在家里爬上爬下。
给墙上的娃娃,添了副眼镜。
折腾完了,又拿着锅盖当盾牌,呼呼大睡。
上树抖蜘蛛网,结果把自己摔得鼻青脸肿。
他
不习惯上农村的茅房,老杨头给他堵着鼻子,又点了根香。
嚷嚷着吃汉堡包,老杨头到处问啥是汉堡包,实在没办法给他弄了个中国汉堡包(肉夹馍)。
早上要喝牛奶,老杨头买不到,只得硬着头皮到有奶牛的人家去要。
想要蜘蛛侠的面具,尽管老杨头觉得三十多买块破布不值,也还是买了。
为了方便和布鲁克斯交流(教训布鲁克斯),老杨头还特意向别人学了英语。
比如,吃是eat,狗是dog,日是sun......
所以
狗日的=dog+sun=dog sun /dog太阳
碰了自己一直珍藏的皮影,老杨头尽管生气,也只是一句“dog太阳的”。
最后还是把皮影任布鲁克斯当玩具玩。
用鸡蛋换走老杨头
经常转在手里的俩核桃,拿门挤了,连带着把门也弄坏了。
老杨头还是除了句
“
dog太阳的
”,拿他没办法。
为啥这么顺着他?
不是老杨头心大,只是一冲布鲁克斯喊,他不是拎着书包往外跑,就是
在院子里哇哇大哭。
这样一来,他有个洋孙子的事儿不就被村里人知道了,这么丢人,不行。
要是外出,就趁着一大早没啥人出去,回来,也等天黑漆漆的再回来。
甚至为了掩人耳目,他还特意带他出去染了头发。
不小心被发现,也说是儿子找了个新疆媳妇生的娃娃。
如果说,一开始的老杨头是不希望洋孙子给自己丢人,那么后来
他
就是真的把他当成自己孙子了。
院子里有口井,老杨头怕孩子掉进去,拿块石头压着,还坐在一旁确认他真的抱不动。
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用的被面,也拿出来给他铺上,那是老伴去世前留给儿子结婚用的。
不小心把他的玩具蜘蛛侠踩坏了,求着人家往城里把玩具搜罗了个遍。
还是不中,他就自己点灯熬油,亲手给这个洋孙子做了个皮影版的蜘蛛侠。
洋孙子不小心被蜘蛛咬了,着急忙慌送他去医院,反反复复地确认,把老医生的血压都整高了。
布鲁克斯也是。
之前一直没叫过老杨头爷爷,慢慢地也开始称呼爷爷了。
夜里自己睡觉害怕,还钻到了爷爷的被窝里。
两个人,一个给对方唱英文歌,一个给对方唱戏,其乐融融。
就像交了一个新朋友,两个人从磨合到交心的过程,很温暖。
还有就是片中
大量生活化的场景
,很接地气。
老杨头一整套的秋衣秋裤。
用门挤核桃。
接电话以为是儿子,先是劈头盖脸一顿,听到电话声音是别人,语气马上缓和。
吃面,喜欢配瓣蒜。
除此之外,这部《孙子从美国来》,着眼的绝不仅仅是爷孙亲情,它还说了很多别的东西。
儿子杨栋梁常年在外工作,老杨头一个人生活。
影片开头,漆黑的房间里,开着电视,老杨头在摇椅上睡着了。
反映的就是
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
。
儿子儿媳妇远赴可可西里工作,致力于保护藏羚羊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