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韩国的耻辱”,女子双腿叉开,坐在2个美国大 ... ·  15 小时前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昨天  
上下五千年故事  ·  【红枣书友会】跟徐文兵老师学梦境与身体关系,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吐蕃史:唐蕃“吐谷浑争夺战”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28 17:28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在上一章我们讲到松赞干布死后,吐蕃政权名义虽然由赞普执掌,但是实际上的掌控者是当时的辅政首席大臣——禄东赞。

在禄东赞的“统领”下,吐蕃再次走上了“四面出击”的道路,并且还改变了松赞干布在世时奉行的对唐友好政策,开始对那些名义上归附于唐朝的其他民族政权下手。另一方面,唐朝也因为主要力量被牵制在朝鲜半岛一时无法抽身,再加上那些被吐蕃占领的地方对唐朝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也就这样算了。但是,唐朝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这种态度使得吐蕃的胆子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等吐蕃将自己周边的小政权吞并干净之后,目光再次放到了自己的老对手——吐谷浑的身上了。然而,这一次,唐朝终于发现了事情的重要性,不再像之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就这样,当时东亚地区两个最强大的帝国正式拉开了厮杀。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吐蕃一定要吞并吐谷浑呢?禄东赞等人难道不知道吐谷浑在当时虽然名义上是个独立国家,但事实上已经彻底属于唐朝的附庸国了。我们之前提过,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曾经进攻过一次吐谷浑,打得吐谷浑落花流水,后来还是在唐朝的压力下才将军队撤出吐谷浑地区,也就是说吐谷浑的复国完全是靠着唐朝的帮助。除此之外,在吐谷浑复国不久之后,其国王诺曷钵的和亲请求也获得大唐最高统治者——太宗皇帝的批准。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李世民就派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节护送弘化公主至吐谷浑与其国王诺曷钵成婚,当然了,随行的还有公主的大批嫁妆。可以说,在这两件事情的影响下再加上之前大唐武力的强力震慑,吐谷浑的王室基本上已经彻底导向了唐朝,而唐朝也很乐意保护吐谷浑。

在这多一句嘴,如果从唐朝这边来算吐谷浑和吐蕃的关系的话,它们两个应该算是连襟,俗语称作旦跳或跳旦(其中“跳”发三声,“旦”发一声或轻声)。因为它们两个的国王一个娶了弘化公主,一个娶了文成公主,而这两个公主名义上都是唐太宗的女儿,所以它们的关系从大唐这头来算的话就是连襟,并且吐谷浑还算是吐蕃的姐夫,毕竟弘化公主的年龄要比文成公主大。如果继续这样算下去的话,芒松芒赞在位时期吐蕃对吐谷浑的进攻就是“外甥打姨父”,而唐朝出面为吐谷浑站台就是“小舅子护姐夫”。

弘化公主


好了,扯得有点远了,让我们把话题拉回来。那么为什么吐蕃要冒着直接和大唐正面刚的风险来吞并吐谷浑呢?另一方面,大唐为什么对于这次吐蕃的行动极为恼火,甚至也打算与吐蕃兵戎相向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吐谷浑的地理位置对于吐蕃与唐朝两方来说都十分重要。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当时大唐、吐谷浑、吐蕃三方的地理位置。

唐、吐、蕃三国形势图


从唐朝这边来看,吐谷浑存在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第一,吐谷浑的存在可以唐朝不用担心西域地区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受到威胁,同时也可以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第二,吐谷浑的存在也在唐与吐蕃之间构成了一个缓冲地带,同时,只要吐谷浑存在一天,吐蕃就无法走出青藏高原,无法向北扩张。

从吐蕃这边来看,吐谷浑消失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第一,占领吐谷浑地区后,吐蕃就有能力和唐朝争夺西域地区以及陇右地区了,并且还可进一步控制丝绸之路,从而从中获得大量利益。第二,青藏高原的地形限制使得吐蕃要想对外扩张,只能向北扩张,而当时挡在其前方的就是吐谷浑。所以,为了吐蕃帝国的利益,吐谷浑必须消失。

在当时,吐蕃已经发现唐朝似乎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朝鲜半岛上,于是禄东赞迅速做出了决定,趁唐朝还未注意这边的情况时,主动出击吐谷浑,争取一击必杀,造成既定事实,从而迫使唐朝承认这一现状。但是俗话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禄东赞的这种设想是很成功的,并且在后来还真的让他做成了。但是这次禄东赞少算了一个人,结果导致吐蕃军队大败而归。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有“灭国狂魔”之称的苏定方,史称其“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可知其战斗力之强悍。

苏定方


话说在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禄东赞率领吐蕃大军气势汹汹的向吐谷浑地区进军。结果好巧不巧的,当时苏定方正奉命经略西域。而得知吐蕃进军消息的吐谷浑抓住了这个机会,上书苏定方,请求其援助。苏定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吐谷浑的请求,随后率兵迎击吐蕃。双方在乌海地区展开交战,结果苏定方以少胜多,大败吐蕃大将达延莽布支,甚至达延莽布支本人也在战斗中中箭而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了这一过程:“及至羊年,(高宗显庆四年,己未,659年),赞普驻于‘札’之鹿苑,大论东赞前往吐谷浑(阿豺)。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之‘东岱’处与唐朝苏定方交战。达延亦死,以八万之众败于一千。是为一年。”经此一役,吐蕃只得再次将自己的兵力收缩回青藏高原地区。

如果苏定方一直留在西域进行经略的话,可能后面就没吐蕃啥事了。但是,天意弄人啊。就在苏定方击退吐蕃对吐谷浑进攻后的第二年,苏定方经略西域结束返回内地,随后就投入到大唐与百济和高句丽的战争之中。直到七年后,苏定方才再次以“安集大使”、“节度诸将”的身份返回陇右地区。

苏定方走后,吐蕃迅速抓住时机对吐谷浑进行第二次的进攻。但是俗话说得好“烂船还有三斤钉”,虽然这次吐谷浑一方没有苏定方和唐军的支持,但是自身的实力还是比较强悍的,所以在战争初期还是和吐蕃打得有来有往。但是随着时间一久,吐谷浑也快支撑不住了,于是急忙上书唐廷,请求出兵支援或要求吐蕃退兵。神奇的是,在吐谷浑使者告状的时候,吐蕃的使者也来了,也上书唐廷说自己攻打吐谷浑是因为吐谷浑先动的手。于是,双方使者在唐廷展开了激烈争论。然而,在当时唐朝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朝鲜半岛上,可能再加上吐蕃的搅局,使得唐廷错误的认为此次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一些小冲突和小摩擦。反正最后,唐高宗拒绝了吐谷浑的请兵。

除了军事进攻之外,吐蕃这次还搞了内部分化活动。在吐蕃的操作之下,吐谷浑内部分化成了两个对立的派系,一个是以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为首的亲唐派,另一个则是以吐谷浑丞相素和贵为首的亲吐蕃派。这就类似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内部的英美派和亲日派。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毕竟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两人占据了大义和名分,所以局势一直在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于是吐谷浑丞相素和贵便计划在祭天活动(吐谷浑的一个重大节日)那天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弘化公主得知了这个消息。在这个时候,弘化公主展现了一个大国公主应有的风范,她和诺曷钵一起带着少量亲兵,连夜向鄯城(西宁)奔去,并在鄯州刺史杜凤举的帮助下顺利平定了素和贵的叛乱。

但是素和贵却趁乱跑到了吐蕃,并且将吐谷浑的所有情报告诉了禄东赞。这也拉响吐谷浑灭亡的警报,果然,在素和贵的协助下,吐谷浑一败涂地,整个青海地区都被吐蕃占领。万般无奈之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只得率领残部投靠唐朝,被安置在了凉州地区。

唐朝时的凉州

到了这时,唐朝才发现过来事情的不对,并且迅速做出了反应,“诏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独孤卿云等屯凉、鄯,左武候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为诸将节度,以定其乱。”同时派出使者谴责吐蕃的侵略行为,要求吐蕃退兵道歉。但是这时的禄东赞已经发现唐朝的主要军力都被牵制在了朝鲜半岛上,根本腾不出手来针对自己,于是也只是和唐朝打太极。果然,唐朝最后也没对此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就这样,唐与吐蕃的“吐谷浑争夺战”最终以唐朝的失败告终。但是,这件事却成为了双方彻底撕破脸皮的导火索,从而揭开了唐与吐蕃之间长期的攻伐。

参考文献:《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吐蕃史


吐蕃史 | 我们的王从天上来的,还是连续七个

吐蕃史 | 像预言中那样“死于刀下”的赞普

吐蕃史 | 君臣合作下的王子复仇记

吐蕃史 | 返老还童、活埋,五赞王时代有多少传奇故事?

吐蕃史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赞普泪满襟

吐蕃史 | 捡漏吞并女儿国,松赞干布爸爸南征北战的日子

吐蕃史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松赞干布13岁就成了没爹的娃

吐蕃史 | 生于何时又死于何时的松赞干布

吐蕃史 | 平定内乱的松赞干布

吐蕃史 | 番外篇: 藏人史籍记载的的“文成公主入藏”故事(上)

吐蕃史 | 番外篇: 藏人史籍记载的的“文成公主入藏”故事(下)

吐蕃史 | 连灭两大家族,建立中央集权

吐蕃史 | 吐蕃与吐谷浑的爱恨情仇

吐蕃史番外篇:和文成公主并列的异国公主,和她们的宫斗故事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第一次“安内”

吐蕃史:因为冷待和亲公主而亡国的象雄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第二次整顿内政

吐蕃史:与大唐的一次联合军事行动

吐蕃史: 松赞干布的“晚年”时光

吐蕃史:芒松芒赞的执政与禄东赞的专政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