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
”哦。
点击上方蓝字“南周知道”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
“
设为星标
”
。
于是在生育问题上,现代人出奇的保持了结果的一致。穷人因为生存压力不敢生,富人要么在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要么专注于优生优育也不想多生。各个阶层的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少生育甚至不生育的好处。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殊途同归。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人类避孕那些事儿。
(新华社/图)
从古至今,人类虽然始终在生育,但同样也没有放弃避孕的念头。
而且,在避孕问题上始终“重女轻男”。除了近代社会的避孕套,无论是药物还是生理上的办法,几乎都是针对女性来开发的。
不过,随着印度男性避孕针RISUG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束,人们似乎看到一种更加便捷的避孕途径。简单来说,这种被称为“引导下的精子可逆抑活技术”并不是药,而是把一种人工凝胶注射到男性的输精管内,抑制精子的游动能力,最终使其丧失与卵子相遇结合的机会。更关键的是,一针下去,避孕的效果可以长达13年。
想必有人已跃跃欲试了。但心存疑虑者也不少,毕竟这是在自己命根子上扎针,万一出现什么副作用可不是闹着玩的。何况在此前的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出现过阴囊无痛性水肿的现象。
其实这算什么呢,人类千百年来在避孕这件事上无所不用其极。老祖宗的法子可比咱们现代人“狠毒”多了。
不信?咱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毁人,不对,是怎么避孕的。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避孕方法不过百年,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古人的避孕方式要么是吃药,要么针对生理特性采取某种手段。
就吃药来说,由于古代科学技术底下,用药物来避免怀孕,远比在怀孕之后,用药物来堕胎复杂的多。这道理古人自己都明白,《禅真后史》就说了:“大凡堕胎、绝孕,事虽一体,用药对络不可雷同。”
正是因为不会,所以明代以前的各种中医典籍中有关避孕的药方很少——此前大部分的方药都是教人怎么堕胎的。一直到明清之际,有关避孕药方的记载才多了起来。
比如《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凤仙子,产后吞服二钱,即不受胎。”《妇人良方》收录了用四物汤加芸苔子的配方,即用全当归、生地、熟地、大川芎、炒白芍,各等分,加芸苔子一撮,煎水,令妇人月经干净 后空腹温服,即可达到避孕的目的。
按照中医的理论,子宫寒冷、痰湿阻塞胞宫、子宫内有致病之邪等,都会导致不孕。因此,有意识地选用能够造成这些状况的药物,就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传统的避孕方药,用药时间一般都在月经后或生产后,因此可能是通过抑制排卵而导致不孕。
至于这些药方效果如何,恐怕没什么卵用,不然归有光的母亲也就不会抱怨“为多子苦”而听信避孕偏方了。归家在江苏昆山是大族,以他们的家世,平日里是可以接触到正规的中医书籍的。
有个老妇人让归母生吞田螺,并且拍着胸脯打包票说绝对管用。吞下去倒是一年没再怀上,可归有光的母亲却成了哑巴,而且一年多后就去世了。
这些毁人不倦的土单偏方在古代民间不胜枚举,副作用大,有的还直接让人丧生。相比之下,药物还是比较“人道”的,而针对生理特征采取的避孕方式,恐怕就是血淋淋的了。
破坏人的生殖器官而达到避孕目的其实现代人也不陌生。男的就是阉割,但是在古代,民间私自阉割是违法的,即使如此,私阉在民间还是十分盛行。
针对女性所采取的方法,则是幽闭。《坚瓠续集》里说:“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其牝户,止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是幽闭之说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为的造成女性子宫脱垂,从而达到不会怀孕的目的。
除此之外,民间那些大户人家,主妇为了防止男人和婢女小妾做爱并且怀孕,更是把幽闭之法发挥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
《萤芝全集》有载:“主妇妒,则有锻椽阴私,蕹毛缝皮。”
《坚瓠续集》卷四说,仍有官绅人家中的妒妇,以类似方法虐待婢女,“捣蒜纳婢阴中,而以绳缝之”,或“以锥钻其阴而锁之,弃其钥匙于井”。
此种残忍,女生们是不是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文明的现代社会呢。总得看来,古代所谓避孕的方法要么无效,要么副作用大,要么残忍。一旦避孕无效,之后便是堕胎甚至溺婴。
有趣的是,明代之前的中医典籍中,有关堕胎的药方很多。所用药物比如水银(汞)、马兜铃、麝香之类,要么干脆就是毒药,要么副作用很大。
当东方人忙着吃各种药的时候,西方的妇女在靠神秘力量避孕。
蜂蜜、苏打、鳄鱼粪混在一起,还真的算是蜜制避孕药。这种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东西,是古埃及女性做事之前放入下面的,古埃及人认为,这种混合物能够杀死精子。
而在公元200年的希腊,妇科医生索拉努斯建议女性在做事时憋气,之后再通过打喷嚏避免精子进入自宫。
到了波斯,避孕就得利用神秘力量了。女人需要在做爱后大跳七到九次,借助七和九这两个数字的魔力,就能把精子排出来。
在中世纪的欧洲,有魔力的不再是数字而是黄鼠狼的蛋蛋。在爱爱的时候,女人要把它挂在脖子或者系在大腿上,就能避免怀孕。
相比中国人吃各种各样毒药,西方早期的避孕方式看上去更不靠谱。
别急,随着一场梅毒在16世纪初肆虐欧洲大陆,避孕套要来了。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加布里瓦·法卢拜提出用亚麻布做避孕套。他认为这项发明首先是为了预防性病,其次才是用来避孕的。
而在17世纪晚期的英国,医师约瑟夫·康德姆用羊肠也发明出了避孕套。康德姆发明的避孕套,是采用小羊的盲肠制成的。先把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晒干,接着用油脂和麦麸使它柔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
现代意义上的避孕套,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随着橡胶硫化技术的攻克,才具备了出现和量产的可能。世界上第一个乳胶避孕套,是荷兰物理学家阿莱特·雅各布博士在1883年发明的。
从此之后,人类才算用物理隔绝的办法,真正实现了对生育的安全掌控。
数据显示,1800年的时候,美国的妇女生育7次,到了1900年,则下降到了3.5次。
到了20世纪中期,避孕药的出现让人类能够更加随意掌控自己的生育。1965年的美国,有超过650万的妇女在服用避孕药。
这种不用物理隔绝,能够让人们充分享受性爱的避孕方式曾一度超过了避孕套的风头,毕竟很多人不愿意穿着雨衣洗澡。但随着艾滋病的出现,以及担心口服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避孕套的方式依然是最简便又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