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上帝视角
传播真能量,另类视角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喜茶,突发!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  昨天  
央视财经  ·  最新航拍画面!救援正在进行→ ·  3 天前  
起点财经  ·  GDP唯一负增长!这个省会,没有退路!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计量方法创新对实证研究的影响大,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上帝视角

个税改革后,穷人与富人的差距又拉大了

财经上帝视角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1-06 13:09

正文

自去年传出的个税改革方案后,今年1月1日,政策终于正式落地。个税起征点提高了,专项抵扣细则也出台了。咋看一下这是一项普惠政策,但是,普惠的背后,有些人吃到了肉,有些人只能分点残羹。

根据个税改革方案,个税起征点从以前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了每月5000元。同时,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都设置了专项抵扣标准。

总结《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大家最关心的专项抵扣标准如下:

子女教育: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覆盖范围包括年满3岁后的学前教育至博士高等教育。父母一方抵扣100%,或各自抵扣50%。

继续教育: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覆盖范围,各类考证、野鸡大学等继续教育,同一继续教育项目最长抵扣时间不超过48个月,当年取得相关资质证书的可以一次性抵扣3600元。

大病医疗:一个纳税年度内,扣除医保后自己缴费超过15000元的部分可以在该纳税年度内抵扣最高不超过80000元,夫妻双方可自由分配抵扣额度,子女相关支出可选父母一方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但只能享受一次首套房利息扣除,即必须是首套房,且只能抵扣一套房,如果第一套房出售后再购买新房,即使还算首套房也不能抵扣。此外,夫妻婚前双方各自购买首套房的只能选取一套抵扣,婚后双方各自购买的首套房按50%标准各自抵扣。

住房租金: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虽然文件中没有注明,但是,在税务局APP上操作时会发现,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抵扣只能二选一。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从实际情况考虑,真正较为实用的是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这四项。继续教育是否参加因人而异,大病医疗该项目相信所有人宁可不要,因为真到了能抵扣的地步,那说明家里肯定有人出大事了。

如果根据实用性原则计算每月专项抵扣合计金额的话,子女教育,最高1000元,最低0元(2亿多单身群体);继续教育400元;大病医疗属于特殊情况,不具有常规性;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二选一,最高1500元,最低500元(婚后住房贷款50%);赡养老人,最高2000元,最低1000元(暂不考虑超生);合计,最高每月能抵扣4900元,最低每月能抵扣1900元。

然而,对比人民日报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个税起征点上调后,每月需要缴纳税金超过1900元的收入水平是22000元/月,这还是扣除了五险一金后的收入,实际税前工资收入应该超过25000元/月。而能顶格享受专项抵扣红利的收入水平是扣除五险一金后超过35000元/月的群体。

有没有想过这说明什么?凡是月收入低于25000元的群体都不可能充分享受专项抵扣所带来的红利。也就是说,给了那么多政策,实际落地时效果十分有限,因为大部分群体所缴纳的个税即使全部被抵扣也还有许多抵扣额度是浪费的。

另一方面,国内收入结构的分布呈现出金字塔形状,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群体基数是主流,月收入高于1万元的群体就已经至少属于中产了。

有一项证据可以从证明这种收入划分标准。2016年底,国内启动了个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个税自主申报措施。之所以把“年收入12万元”设为分水岭,这充分说明了决策层对于社会收入结构是心里有数的。即使按照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水平计算,年收入12万元的群体,在新个税标准下,每月缴纳个税才290元,290元对标1900元的最低专项抵扣标准实在是杯水车薪,就算全抵扣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个税改革后,最受益的其实是高收入群体。他们的实际收入更多了,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有钱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又拉大了。 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每月多个三、四千元可能无所谓,但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三、四千元可以大大缓解他们的住房压力,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消费空间。讲道理,当前的个税改革方案设计的很有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