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DeepSeek的崛起,并不意外!梁文锋的6 ... ·  12 小时前  
医院运营咨询新知  ·  2024医院年终奖(绩效)观察丨开工大吉! ·  2 天前  
医院运营咨询新知  ·  2024医院年终奖(绩效)观察丨开工大吉! ·  2 天前  
CareerIn投行PEVC求职  ·  惊爆!特朗普与黄仁勋密会 DeepSeek风云暗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从「想要离职」到「积极工作」,我只做了这三件事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8-04-17 19:36

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最近,我好像进入了 职业调整期 ……


近两周表现如下:


  • 想到每天一醒来就要工作就很难受,整个人非常的 疲劳

  • 产出效率极低,挫败感快要压塌我,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 是不是 不适合现在的工作

  • 之前一起工作的小伙伴走了,又兼职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工作杂乱完全 理不出头绪 ,心烦

  • 接到读者和我类似的情况,我只想回复:「来吧,一起颓废」(捂脸)

  • 还有接到催稿的焦虑......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不过还是谢谢你们的督促和鼓励,状态已经好多了。


我将最近的心情和小经验总结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度过职场生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为了研究我和读者们相似的症状,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其中最能解释这种状态的概念就是「 员工心理周期 」。


所以今天我们先从周期的角度来谈谈你出了什么问题和怎么解决你的问题。



员工心理周期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一个常见的 小规律 :我们从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效率是不一样的。


一周的前半部分,我们精力旺盛,但是态度和行为会比较激进。


一周的后半部分,我们精力逐渐下降,却也更易通融。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 生理周期 」。


即我们每个人的身心会随着「生理」的变化而波动,出现情绪上的高峰和低谷。


那么如果这里的时间不是工作一周而是工作两年呢?我们的情绪会怎么变化?


图片来源:Pinterest


作为公司的职业观察者,HR们将新员工 在一个岗位上的心理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兴奋期、震惊期、调整期和平稳期。


1.兴奋期:「我要有个新的开始」


我们刚刚进入一个岗位或者公司的时候,处于正面情绪的顶峰。


你对工作有 较高的期望 ,也会对工作投入较高的热情,会主动要求去完成更多的工作。


2.震惊期:「这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随着对公司和职业了解进一步深入,发现很多事情也不是自己以前想象得那样好。


在各种信息的干扰下,这个时期员工表现出 彷徨、犹豫 的心理。


3.调整期:「我该怎样解决我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员工的心态与期望也在慢慢调整到理性状态,和大家也渐渐熟悉起来。


有的员工表现出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及时处理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也有的 调整不到位的则各方面受困扰 陷入职业倦怠 ,有的员工就此离职。


4.稳定期:「我可以积极地工作」


如果调整期顺利,新员工就会很快进入稳定的、积极的工作状态。


如图:




你为什么想在调整期离职


首先,我们假设你想离职的原因是因为你没调整好,也就是你的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那么问题来了, 你需求什么呢?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出发,我帮大家将工作中的需求分成了 4类


图片来源:Pinterest


1.生理和安全需要:


包括工作的报酬和福利、合适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工作的稳定性。


2.社会需求:


包括社交需求,工作环境、企业文化。


社交需求: 比如和公司里的同事建立 积极的 社交关系。


企业文化的需求: 这里比较注重的是 个性和企业文化的匹配 以及你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至少我们知道一个性格热情奔放的人在一个严肃的环境中多少会有压抑的感觉。


工作环境: 除了公司的写字楼气不气派之外大家比较关心的一点应该就是 公平度 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感衰竭是由工作量或报酬的不公平、评价和升迁的不公平引起的。


图片来源:Pinterest


3.尊重的需要


工作中的尊重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 即自尊,在工作中表现为一个人希望在不同的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很多人离职的「借口」是 压力大 ,其实深挖过后是对自尊的需求。


请你仔细想一想,你讨厌的是压力还是压力带给你的挫败感和不能胜任感觉呢?


这种感觉伤到你的自尊了吗?


外部尊重: 指的是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工作中常见的外部尊重缺乏有:上级的不信任, 缺乏工作控制权。


表现为我不能按照我想要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我不能掌握我需要得到的工作资源。


这种控制中的不匹配会导致我们 无力的心理感受


想一想这种情景:


你的工作技能娴熟,却要每天被人使唤,对工作没有自己的话语权。长此以往,你会不会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受?


4.自我实现的需要:


指的是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职业发展规划等。


图片来源:Pinterest


缺乏自我实现需求的特征:


觉得自己的生活被 空虚感 给推动着,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价值, 不知道自己的目标 在哪里。





需求引发行动, 在需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你就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


在调整期的时候,如果在需求方面处理的比较好的话,负面情绪就会有所缓解。


如果处理不好,最后就会达到一个临界值,情绪降到最低点,让我们陷入职业倦怠,产生 离职 的想法。


如何明智的离职


很多人的调整期调整的不好,负面情绪已经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离职的原因变成了 逃避自己痛苦的感受。


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进入了新的岗位,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调整期又卷土重来了怎么办呢?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 明智的离职


我们可以将自己想要离职的原因和想要选择新工作的原因 分时间长短 一一列出,放在下面的象限中。

可以点击大图查看


在公司和工作没有满足你的长期需求的时候,也就是右下角部分的时候,你可以直接选择离职了


其他的情况下,离职只是一个供你 参考的选项 而已。


我更建议你在 不更换自己公司的情况下 行沟通和横向调整


比如我之前遇到的一个同学,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大想要离职,矛盾的是她还挺喜欢自己的工作性质的,那么她换工作只是为了逃避感受而已。


最后她仔细的分析了自己的需求,发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太严重了,最后经过一些小调整,现在工作满意度也提升了不少。



除了离职,你还能怎样调整


终于到了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不过在进行调整之前你要知道一件小事:


我们每个人都在周期内循环,进入调整期也不是个人行为。


那些看起来轻松自如、不动声色的人只不过恰巧掌握了好的方法,调整的迅速而已。


好啦,不多说, 两个小方法 送给你们~


第一个方法: 与工作建立积极地联系


在看奇葩大会的时候,蒋方舟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因为少年成名,让我有了 天赋上的自信 。」


因为从小就建立了 和写作积极的联系 ,所以她坚持了这么久从来没想过放弃文学这件事。


生活中,我们见到很多人不是因为从事的工作不喜欢而辞职,而是因为 不顺利


因为他的工作带给他的联系是消极的,让他觉得没自信继续做了。


那么怎样与工作建立积极地联系呢?毕竟你已经错过年少成名的时段(扎心)


在缺乏外部肯定的状态下你可以先 为自己制造积极地反馈 ,为自己制造乐趣和成就感,这也是提高自尊程度的一个好办法。


心理学家肖恩·阿克尔曾经提到过一个方法改善我们的工作状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