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
Kyle
回复“
晚安
”,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Kyle
Hello,大家好,我是Kyle,很久没写一些自己的事情了,趁着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天。
今天是我的28岁生日,也是我创业的第5年,
今年非常幸运,有60多位同事一起为我庆生。几年前的我一定无法想象,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到拥有一家影响力千万的新媒体公司,5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今年收到的生日祝福里,朋友们都在提醒我注意身体,大概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工作狂吧。
会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要选择人生最艰难的模式 —— 创业,为什么为了工作和事业要拼了命去做。轻轻松松找一份工作不好吗?我也无法精确地回答,我只是简单地认为:
选择一个热爱的行业并为之奋斗,是人生最大的开心和自由,而这个时代刚好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我恰好把握住了而已。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去创业的,我大学念的专业很冷门,毕业之后到了传统行业外企当管理培训生,拿着每月5k的固定工资,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与互联网结缘,是由于我平时在豆瓣会写一些文章,分享时间管理,学习等方面的心得,连续4年输出,最后阴差阳错写出一篇千万级爆款
《当你下班时,你需要忙些什么?》
(👈戳蓝字阅读) ,吸引了上一家创业公司CEO的关注,还成为了运营合伙人,半只脚踏进了互联网。
一切为0的我,却跟连续创业者,来自BAT的产品经理,资深媒体人,海外高才研究生一起创业,创业的每一天就是一节宝贵的课程,每个人都是一个金矿,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学习,在这1年多时间里我收获了巨大的成长。
那时候我听了至少100门课,写了100篇文章,读了几十本书,同时做3个公众号,举办几十节微课训练营,还和老板打配合做客单10000元的游学项目,
我用1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人的无缝切换。
有个小秘密一直没有跟人说过,在这1年时间里,有好几个朋友第一次见面知道我做新媒体的事情后,想给我几倍的待遇和股权挖我做项目,我猛然认识到,原来同样的努力,在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结果真的不一样,同时隐约觉得自己可能在新媒体这一行有天赋。由于很喜欢我们的团队,我拒绝了各种诱惑。
直到发现公司发展方向和自己成长方向不一致时,我最后选择自己创业,我的目的很明确 ——
我想验证自己对新媒体的想法能不能落地。
如果不能搭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且迅速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那我和千千万万个加班熬夜追热点的新媒体从业者没有任何不同。
于是,我创办了第一个公众号
「选择自己」
,在上面分享职场心得、时间管理、高效生活的经验与方法,希望带领大家每日精进,在平凡走向卓越的道路上,陪伴更多人一起pick理想中的自己。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只有几个朋友在线上或者线下兼职协助我,一个人包办了文案、运营、推广、客服等工作,而这些工作,我就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完成,父母们当然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不去上班,整天在房间捣鼓啥?不过这些都成了过往,只是每每想起,仍然思绪万千。
每个人所做的一切,时间都看得见,时间也会给你正向或反向的反馈。
在这里,我想分享两个故事。
故事一:我们的主编慕禾,第一次认识是在「选择自己」的读者群里,那个时候她还在国外念研究生,我在第一家公司创业,业余时间运营「选择自己」,粉丝只有几百个。有一次我重感冒病倒了,公众号没有办法更新,我特别内疚,于是就在群里求助。我也尝试过跟几个人合作,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直到慕禾出现。我们好像有天然的默契,一拍即合,直到今天,我们的大部分公众号在她的管理下,内容不断在进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断更。
大概经过考验才知道是否真的合适,我的运气真的很好。
大家应该知道,业余时间运营新媒体,粉丝又那么少,是不大可能赚钱的。有一天慕禾跟我说,有一个大号夸我们的排版很好看,说能不能请她业余时间帮忙也给他们排版,远程就可以,每个月会有4000元的补贴,慕禾问我怎么办?我当时挺恨自己的,觉得自己亏待了对方,别人能给的,我却无能为力。我做好了失去慕禾的准备,忍着心痛说,好呀,这挺好的,咱们现在的确也没有办法赚钱,不过我相信未来会好起来的,你答应他吧。
我以为故事到这里就应该停止了,结果慕禾给我说,她已经拒绝掉了,只是想让我知道这件事而已,
她问我,Kyle,我们未来会好起来吗?我坚定的说,嗯。
后来我开始全职创业,公司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后,我问慕禾打算回国和我一起创业吗?慕禾爽快的答应了,爽快的背后是放弃了可以直接升博士的机会。为了等到慕禾回来,主编的位置有1年多一直都是空着的,虚位以待,这大概就是相互信任吧。
如今,慕禾是公司的核心,内容的总负责人,管理着我们所有的订阅号,手下也有几十个人了,我很幸运的看到我们还在持续成长。去年的生日,她跟我说希望我们能一起过10年,20年的生日,我再一次很坚定的说,嗯。
故事二:我们的商务负责人左左,她也是「选择自己」的第一批的读者,当时她一边在银行工作,一边帮我管理读者群。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办公的地方离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业余时间跑步健身读书,左左是身边朋友认为的正能量的代表。
当时我开始创业在招人,左左就联系我了,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这个项目最终会成为怎么样,她又在浙江领着不错的薪水,而我在广州啥都没有,我怕她放弃了本来的工作来到这边会失望。我就很坦白的说,我现在一个月从公司里给自己开5000的薪水,如果你来,我也只能给你开6000,但这已经是我能给到的最好的了。
她来了,那个时候团队非常的年轻,很多同事还在念大学,她一个人兼顾着
人事,财务,运营负责人
等多项要职,制定了很多模版,帮公司度过最开始的空白期。后面公司发展越来越快,团队的人逐渐变多,她的位置不断的被调整,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过一些误会和争执,最终我们还是达成了一致,一起把公司做好。
如今,左左是公司的商务总负责人,
去年我们合作了150多个品牌,在行业里面名列前茅,有一个强大的商务团队,这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这几年走过,我在新媒体,已经完整的经历了从0-1到公司化,从一个人干10个人的活到带60多人的团队,前前后后面试了几百人,从1个管理者发展到公司多个管理者,从单一业务到十多个业务,很多同事的成长速度都超快,也帮助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她们也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待遇,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每个人的贡献我都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新媒体行业,这几年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公司收获了很多成果以及认可,趁着这个机会mark一下:
1、打造爆款课程
过去4年时间,在知识付费领域已经生产了
1000多个
优质课程,已经有超
100万人
听过我们的课程,合作课程里,也有10多个项目是百万畅销课。
2、积极创新并把内容做极致
今年开始很多新的尝试,紧跟内容新风向,从内容形式上也有新的突破,开始做
短视频、条漫、直播、内容电商、创新活动
等。对于我们来说,拥有强有力的原创能力的团队,能源源不断输出不同形式的原创内容,这是我们在新媒体行业打开新局面的一大助力。
500W微信公众号矩阵
3、进行数十场超千人的分享
过去两年,我在线上做了几十场分享,服务了10000名付费学员;每年也都在各大城市举办线下训练营、行业内外的公开分享,上一年启动了新媒体线下课,由我亲授新媒体操盘经验,从思考到行动,帮助更多新媒体从业者上升一个高度去看待这个行业,广受好评。
▲荔枝微课知识付费盛典
▲Tedx珠海
▲中国银联新媒体培训
▲中国新媒体千人峰会
▲小鹅通知未来两周年庆典
4、打造出优秀团队并成功赋能
4年时间,除了将公司从0运作到千万级用户量,我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几年前,我们都是新媒体的小白,因为缘分聚集到了一起,完成了公司1.0的规划,几年过去了,
虽然大家年纪还很轻,但已经成为新媒体领域里面的老司机,能独立完成很多业务。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愿意加入到我们团队,和我们向公司2.0版本进发。我也由一个以前只懂得孤军奋战的年轻人,慢慢进化成能游刃有余的管理60多人团队的CEO。
当然目前公司依然存在各种不足,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在快速的学习迭代中,可能下一次遇见的时候,我们原来的弱点会成为将来的杀手锏。
5、将自己的新书出版
就在今天,我拿到我的样书,这大概是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这本书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我这几年的学习观察,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相信你们会喜欢。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Kyle这几年的成长经历,在这本书里,我知无不言。
创业四年,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我遇见了很多贵人,先和大家分享几个心得吧:
1、坚持是最好的回报。
如果你确信这件事情值得长远去做,
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最好的答案就是坚持
,然后你会发现资源开始向你汇集,你就会越做越好。内容行业尤其是这样的。
2、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可以以一挡百,方法技巧没什么秘密,执行拉开差距。
我想说的是,
到达模糊的远方的最佳路线,是做好手上的事情。
我看过很多年轻人,你说的他们都懂,但是真正做起来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其实每一件大事,每一个成绩,都是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堆砌起来的。绝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就轮不到拼天赋。将“努力常态化”,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才有可能抓住真正的机会。
3、我们经常记得我们在一条船上,很少人意识到我们在一条河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回望毕业到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形态发展变化得太快了。尤其是我们所在的行业,基本上很多技巧和方法是一月一变,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你不进步,就会被远远甩在后头。生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顺流而下也好,逆流而上也罢,你只有掌握好手中的舵,才有可能抵达彼岸。
4、一定要注意身体。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定要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去年因为工作行程太满,我还是坚持了100天的健身,欢迎你们和我一起坚持锻炼打卡。
在这里,我还想感谢创业过程中的贵人。
1、秋叶大叔
我是在高维学堂社群运营课里认识大叔的,那个时候我刚创业,年轻气盛,也挺着急的,一见面就想谈合作。晚上我去大叔房间里聊天,老秦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