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丁酉年 癸卯月 庚子日
中国和美国相互考察教育的结果,分析其差别所在,对于了解我们教育弊端极有帮助。
1979年6月,中国派出一个访问团,考察美国的初等教育。回国后访问团撰写了一份长达3万字的报告,其中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讲到了现象和观感,并且作出预言。
美国式初等教育的表现: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的结论写出了预言般的评价: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用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撰写了一份报告,其中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讲到了现象和观感,并且也作了预言:
1、中国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回答老师发问时,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中国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它人则没有。
报告的结论部分,美国人这么写: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却培养出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00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相反,中国“优秀”的教育制度却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才。虽然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银大奖大都被中国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抱走,但是,诺贝尔科学奖却总是与中国科学家无缘份,中美两家考察者的预言都错了。
双方都错了,中方不识美方教育优秀之处,美方则不识中方的弊病之所在。请看我们批评的美国教育“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这一条在我们看来是“病入膏肓”的表现,然而运用一元四素方法论而析之,这却是美国教育精华中的精华,特别是重音乐和美术这两样教育,正是抓住了对直觉与灵感进行启迪性教育培养的关键。
老子《德道经》中说:“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静。”一切含有善美信息的事物都具有治水、改变水的作用,这样的水具有携带善美信息能量的作用,是精神系统中的最佳营养,对人的慧识系统具有滋养和启迪的功效。孩子们体内80-90%全是水,而滋养慧识的能量是没有屏蔽性的,在这种教育环境熏陶下,培育的正是后天智识后面的先天慧识。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初期教育中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依据好奇心去选择,这其中就含有顺应孩子们先天无为自然选择的空间,孩子们8岁前还是先天无为内环境,8-15岁的少年时期是处于先天无为向后天有为过渡的生命时期。每个人的精神领域,其实都具有自动筛选的能力、区别是否对精神发挥“营养”作用的能力。
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第14页
养生不修善 终是门外汉——古雨水的正善治养生
桃花开放是春日的盛景——古雨水物候
天人合一的雨水修身内涵——古雨水的寻根探源
春雷响 万物长——古雨水的气候
启蛰乃正月之中气也——启蛰的时与度
启蛰,早晨醒来伸一伸懒腰——启蛰的正善治养生
天地之气交而为泰 故草木萌生发动矣——启蛰物候
为什么“启蛰”的形名更改为“惊蛰”而且变更了启蛰与雨水的序列位置呢——启蛰的寻根探源
迎和启蛰时——民俗篇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