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荒也
北海道大学电影学硕士毕业,北海道大学电影学博士在读
喜欢日本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日本最权威的电影杂志《电影旬报》,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对头杂志《映画艺术》。
虽然发行量不及旬报,但也是仅次于旬报的历史悠久,有影响力的老牌电影杂志了。两本杂志之间的恩怨情仇关系,长达了半个世纪之久。这和法国的《电影手册》和《正片》之间的关系很像。
而且关于两者之间的最大的争夺战场,也都发生在年度十佳的选择上,这也成为了影迷的最大看点。
但至今却没有文章科普介绍过《映画艺术》这本奇异的杂志。为什么说它奇异?它还不像《电影手册》和《正片》那样,只是比拼下十佳榜单而已。《映画艺术》每年除了十佳以外,还有一个十差的电影榜单(有点像金酸梅奖)。
举两个简单明白的例子。2008年《电影旬报》年度第一的电影是泷田洋二郎的《入敛师》,但同时它也是《映画艺术》的十差榜单中最差的电影。
再比如,2014年《电影旬报》把第一名颁发给了吴美保的《只在那里发光》。同样的,《映画艺术》也把年度最烂片颁给了这部电影,真正的礼尚往来。
《只在那里发光》(2014)
确实,《映画艺术》的榜单公布时间在《电影旬报》之后,有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嫌疑。但作家若木康辅的话似乎更让我信服。「即便是年度最差电影,必须要有它一定的存在价值才行」。「与其将它选入十佳榜单,把它选为最差电影,更加能反映我们的敬意」。
当然,以上只是为了让大家感受下这两本之间的火药味的对立关系,所以取了这两个极端值。也许对比下去年的榜单,我们更能看出它们在「正常」情况之下的差异,如下表:
但即便是去年最新的榜单,即便在《在这个世界的角落》上,两本杂志同时达成了难得一致。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张表格中,隐隐约约看得出两者之间,那水火不相容的侧面。
《在这个世界的角落》(2016)
那么,说到底,为什么对待同一部电影,品味和判断标准的差别这么大,甚至有时候完全相反呢?它们各自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又是怎么样个打分的方法呢?我们再来看一个表格,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下两本杂志的内部结构。
在这里,我不想做一个定断,哪本杂志的评分机制最完善?谁的十佳排名就一定更加权威?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它的权威十佳,去评论一部作品的好坏。不是这样的。
也许更多的,在介绍《映画艺术》这本带着偏见,语不惊人的杂志的最佳最差排名时,在向我们提供了十足的围观看戏的谈资的同时,是不是也不知不觉中动摇了一些电影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呢?
比如曾以为的烂片其实是好电影,而好电影实际上是大烂片?这样一种微妙的不安心理。又或者,大多数以为的好电影,在我眼中其实是烂片。豆瓣评分不到6分,我却感动不已的电影,是不是通过这部电影杂志找到了共鸣呢?
印象深刻的,2002年《映画艺术》的最佳影片是《害虫》,而此片更根本都不在同年《电影旬报》的前十当中,它的年度最佳是《黄昏的清兵卫》。
《害虫》(2001)
是的,盐田明彦和山田洋次的对决,似乎也是两种电影观的终极对决。
往期精彩内容
再来说说这部去年日本排名第一的电影
每年哪些日本电影好,看这些榜单就知道了
该导演狂言在日本已没有对手,这话竟然每个人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