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城市灯火璀璨,与幽蓝夜空相互交织,共同绘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航拍夜景给予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俯瞰城市的繁华,领略光的迷人魅力。
繁华上海 艾小蓉 摄
在城市夜景航拍过程中,信号干扰是最为常见的问题。那些高楼大厦密集区域,以及各类强电磁辐射源等因素,都可能给无人机的信号传输带来干扰,致使图传出现卡顿、延迟等状况,甚至会导致失去对无人机的控制。
应对措施:在进行拍摄活动之前,务必对飞行环境展开细致勘察。尽可能避开高楼大厦密集区域、电信基站集中的地带以及高压电线纵横交错的地方。积极寻觅视野开阔的场地,保障信号传输的顺畅。
夜景拍摄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以及长时间飞行,如此一来,对于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电池突然断电、电机突发故障、云台失控等。
应对措施:在每次飞行之前,必须认真对无人机进行检查。例如: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各电芯电压是否平衡;测试电机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声响和振动;云台在水平和俯仰方向的校准是否精准;检查相机的分辨率、帧率、白平衡等设置是否符合拍摄要求。通过这些详尽的检查步骤,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为顺利完成拍摄任务奠定基础。
当外出进行拍摄时,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些关键的备用配件,比如电池、桨叶、减震球等。一旦碰上突发状况,便可立即进行更换,保障拍摄进程的顺利。主动了解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手段和维修技巧。例如,电池接触不良的妥善处理方法、电机堵转后的有效清理方式,这样能在发生小问题时尽快解决。
夜晚的光线条件较弱,相机需要通过设置更高的感光度、采用更长的曝光时间来获取充足的光线。
应对措施:依照实际的光线状态,调整相机的曝光参数,采用夜景模式或堆栈的拍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可以巧妙地运用辅助灯光。例如,在拍摄建筑物时,可以在地面合理设置投射灯,从而显著增加建筑物的立体感,丰富其细节表现。除了地面投射灯之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摄影手电或者安装在无人机上的小型灯带或其他辅助照明手段,为光线不足的拍摄环境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
提前查看天气预报,了解拍摄时间段内的天气变化趋势。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状况,预先制定周全的应对策略或者更改拍摄计划。在遭遇起风、降雨等天气变化情况时,首要任务是保障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应尽快让无人机返回至安全区域。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53 期· 7版
作者:刘远新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