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米莱经济学”能否破解“拉美陷阱”? ·  昨天  
商业洞察  ·  广州“20名员工奴性事件”,震碎三观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蔡崇信,买了小脏鞋 ·  2 天前  
FT中文网  ·  DeepSeek的意义不仅止于改变AI游戏规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为什么社会上的“爸爸”越来越多 ?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5-10 15:53

正文

图片来源:http://www.tgbnews.com/2015/12/sugar-daddy.html

爸爸的用法被不断歪楼,而“爸爸”们的权力却从未停止膨胀。有的人用别人的身体点缀自己的权威,有的人却不得不跪舔以求生存。在阶级社会里,这才不是自愿的公平交易。

作者  |  Catherine 林深

来源  |  土逗公社(tootopia)


3月26日7点28分,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坠楼身亡。此后,陶崇园与其导师王攀的QQ聊天被公布出来,王攀要求陶崇园叫他爸爸,给他送饭、早晨叫起,并让他“坦坦荡荡地说出”“爸我永远爱你”等一系列对话引起哗然一片。




从何时起,“爸爸”这个原本纯洁的亲属称谓词渐渐带上了不寻常的情感色彩,它的外延又是因何扩大到某些幽暗的领域呢?又是为什么,社会上的“爸爸”,似乎越来越多了呢?


“爸爸”是谁?

汉语中,对父亲的称谓可谓复杂多样,父亲、爸爸、爷爷、爹爹、伯伯、达达……不一而足,与时代、阶级、地域都有关系。其中,“爸”系的称谓算得上极古老的一类。三国时期成书的《广雅》记载,“爸,父也。”其后,从南朝《玉篇》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字典》,“爸”的释义一直稳定为“父”。有清一朝,“爸爸”的地位更是从“吴人呼父曰爸”(北宋《集韵》)这种地方口语表述挺进白话小说,取得了书面语的地位。到了上世纪30年代,经由国语推广者的不懈努力,“爸爸”化终于成为大势所趋,一统全国。


父亲作为家庭当中的长辈男性,象征着支配的权力。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男性统治》中提到,长期以来,男性可以参与公共的、光彩的活动,如杀牛、耕地、收割或打仗等;而女性则被分配去做不易被看到的甚至令人羞耻的劳动,如照料牲口、孩子、管理家庭日常开支以及审美等中,这是一种性别之间的统治和剥削的社会关系。长此以往,男尊女卑的秩序被人为地自然化:男性生而拥有荣誉、力量,成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统治者;而女性被视作天生软弱、斤斤计较、驯化的,女性被去人格化,并被化约为男性统治之下的“象征资本”,也就是一种可以用来证明男性名誉的流通财产与符号。父亲则正是其中的支配者。


因此,民间常有自称是别人“爸爸”者,也就不足为奇。这种伦理哏的关键就在于给别人当“爸爸”,哪怕只是口头上占占便宜,如此在日常语言中为自己制造权威感,于是自己也渐渐得意起来。目前该种用法的优秀使用者当属诸位相声表演艺术家,正所谓“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


来到网络时代。在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中,肇事的年轻男性在开车撞人之后,大喊“我爸是李刚”,叫嚣着要用其父亲(一名官员)的权力来摆平这场车祸,引发公众热烈讨论。这一次“拼爹”事件扯开了阶层固化的遮羞布,将现代社会中父子之间权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关系彻底暴露了出来。


“我爸是李刚”事件之后,李刚为儿子的言行向公众道歉。但网络上各种“我爸是李刚”的恶搞出现。图片来源:新浪


看清这个真相,人们似乎不再羞赧于使用“爸爸”称呼别人。网络语言中,“马云爸爸”之类的各种“爸爸”背后,是公众对于有钱人或掌权者的跪舔;公司文化中,乙方员工更是愿意把那些给钱又施令的投资方称作“甲方爸爸”;韩寒这位文化偶像被称为国民岳父,更是归功于网民们“此生不能做他的娃,就做他的女婿吧”的谄媚心态。


当传统语言中的“卑”、“鄙”、“令”、“贵”被淘汰后,为了贬低自己,抬高对方,人们努力借着血缘关系自带的尊卑关系,表达服从和驯顺;当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努力无用,且再怎么抱怨自己的出身也没法重新投胎的时候,见到个有钱的就叫爸爸,成了平常老百姓的自嘲式跪舔。


而“爸爸”的用法,还远不止这些。


亲密关系中,被情趣化的“爸爸”

“爸爸”虽然代表权威,但是在特定的操作之下,也可以是有趣的、民主的。


在黄立行的《我是你的谁》的MV里面,“喊爸爸”和高跟鞋、手铐、皮鞭、制服搭配,性隐喻昭然可见。大众对于“爸爸”的另一种想象,是与色情有关的。


早在明代,兰陵笑笑生老师就已掌握了此间奥秘,当小潘撒娇使性对西门大官人“泣声说道:’我的达达(爸爸)’”时,相信无数读者已经会心一笑。


在现实中,带有性意味地称呼伴侣为“爸爸”有时作为一种床笫的“情趣”而存在。


“Reddit 的用户普遍认为,女性叫伴侣 “爹地” 是因为她们喜欢仰视男性的高大形象……“有的姑娘叫她们的男人爹地,这样的称呼与自己的爸爸无关,而是一种表达自己拜倒在对方的男子气概之下的方式。”


——VICE


这类情境较为普遍地出现在BDSM中。BDSM用来描述与虐恋相关的人类性行为模式,指的是:绑缚与调教(Bondage & Discipline,即B/D),施虐与受虐(Sadism & Masochism,即S/M)。 真正的BDSM并不可怕。


的确,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是BDSM的关键。支配者会主导被调教者的所有行为,如训练被调教者的性技巧,从而提高性行为质量;被调教方在此过程中要适应调教方的要求,往往百依百顺,或有如脱缰的野马。在这样的场景当中,臣服的一方有时会被要求喊支配者 “爸爸”、“主人”等,属于强化两者从属关系的交流方式。


但是,BDSM与性虐待有明显的区别。根据BDSM大多数实践者的看法,权力交换永远要进行彼此磋商。在游戏之前,参与者会讨论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底限,建立安全暗号,并且设定出他们即将进行的活动内容。也就是说,参与到这个支配游戏当中的双方必须要达成安全、规则、让彼此欢愉的共识之后,一切方可执行。而如果施虐者与被虐者之间存在诸如纯粹无性的痛苦、身体的监禁与奴役,以及身体伤害等违背对方意愿、不愉快或不利的行为,那么则被视为性虐待,属于性暴力,与BDSM的初衷相去甚远。


所以,听起来重口味的BDSM却远比社会现实干净得多,正如专业女主人Sickmuse在接受访谈时说的:


“愉虐”像是一场角色扮演,当中的权力关系并不是那么非黑即白的,“SM就是权力游戏,但又异于日常的勾心斗角。”愉虐游戏里的权力界线模糊,你既是 Dom(支配者),但 Sub(服从者) 一句安全语就可以终止游戏,一切的权力都是有限制和有框架的,你情我愿,应当要有绝对的同意,外人看起来很黄很暴力的性虐活动,不知要比社会上的权力斗争和压迫要干净友善几多。


——开端文化 《爱欲录:你现在可以放松下来,把身体交给绳》


福柯曾说,“愉虐”能带来超越性的快感,这种非性化、非生殖化的性活动,正是把性从性中解放出来的其中一种可能性。


但是,当这种原本放在民主的戏剧框架内的情节被滥用到了现实中,当色情化的“父子”、“父女”关系流行起来,味道却完全变掉了。


被“爸爸”们统治的声色世界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事件中,年轻女孩郭美美在微博上炫耀她的干爹——“中红博爱”前董事王军私人赠与她的豪车名包引起广泛关注。实际上,她与她年长多金的干爹是假父女,真情人。此事之后,“金钱”、“女人”和“老男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被重新定义,新时代的“爸爸”在网络上粉墨登场。自从人们睁开了善于发现奸情的双眼,他们发现,社会上的干爹和干女儿竟然还并不少。


郭美美与王军。图片来源:老钱庄


远在美国,这种干爹/干女儿的关系已经悄悄流行了起来。在美国名声大噪的“甜心有约”交友网SeekingArrangement是北美最大的“糖爹”约会网,网站内的会员通常分两种角色:“糖爹”(Sugar Daddy)与“糖宝贝”(Sugar baby)。成功多金的干爹愿付礼金、礼物,与年轻性感的sugar baby约会。目前,网站有约400万sugar baby以及120万注册干爹,遍布世界139个国家,其中25%干爹已婚。


“糖爹”模式看似是双方自愿的交易。SeekingArrangement其创始人、美国籍新加坡华人布兰登·韦德(Brandon Wade)认为美国流行的“糖恋”不同于“包养”,“糖恋”可以是单纯的陪伴取乐,“老的”愿意花钱,找“小的”陪伴,“小的”把老的当朋友,不让“老的”感到孤独,“真正的爱情,是为对方解决问题,各取所需。”


SeekingArrangement创始人和他年轻的现任妻子,他们也是这样的一对“糖恋”关系。图片来源:北美海客生活网


然而爱情的“公平交易”背后,却是本身就不平等的买卖双方。在这类交友网上,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年长男士注册为糖爹,而越来越多经济情况不佳的年轻女大学生注册成为糖宝。Seeking Arrangement注册的sugar baby中约有140万人是女大学生,她们每月平均收到价值3000美元的礼物和津贴。而“当sugar baby,向学贷说拜拜”也正是Wade团队重点推广的营销策略。为什么大量年轻的女大学生争相成为糖宝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