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
教育,国之根本。
01
这个省,正在疯狂建大学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却并非第一教育强省。
近日发布的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建设教育强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
,积极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来粤办学。
广东正在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建大学行动。
据统计,过去1年多来,
在大湾区,就有接近30个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推进
。
这些新建高校,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主建设。
如广州交通大学、东莞的大湾区大学、佛山城市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等。
第二类是与港澳合作办学。
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公开大学(肇庆)、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大学深圳校区、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等,这些高校正在筹备或建设中。
第三类是与内地高校合作办学
,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
朝着教育强省迈进,广东的一流大学建设刚刚开始。
02
谁是中国教育最强省市?
广东为何要疯狂建大学?
众所周知,广东拥有无数个“第一”的头衔:第一经济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工业大省、第一外贸大省、第一财政大省、第一养老金贡献大省……(参阅《
赶超俄罗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有多强
》)
无数个“第一”背后,广东却非第一教育强省。
广东整体教育水平虽然位居全国前列,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等还存在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广东坐拥150多所高校、4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但只有4所211高校、5所双一流大学。
近日发布的软科2021大学排名显示,
广东只有8所高校进入主榜百强,而北京18所、江苏15所、上海9所。
从在校学生数量来看,广东在校大专科学生高达240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但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只有15.47万,不及北京的38.7万、江苏的24.4万。
所以,从第一经济强省到第一教育强省,广东需要全方位“补课”,一场高校大建设不可避免。
03
广州:强上加强
广州是广东省的教育中心,也是全国5大教育中心城市之一。
最近,广州至少有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科院大学广州学院、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
等在推进。
目前,广州拥有5所双一流大学,其中包括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所一流大学,以及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
3所一流学科高校,五所高校中共有18个一流学科。
这5所大学,也是广东仅有的5个双一流高校。
广州教育实力不弱,但对于建设高校的热情有增无减。
先是
香港科技大学在南沙建设广州校区
,预计2022年开学,将成为广东第5所招生的合办大学。
据报道,港科大广州校区将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或开设包括数据科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融合学科。
而
中科院大学广州学院
也正在顺利推进之中。国科大广州学院定位为面向前沿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型大学,属于国科大的二级学院。
作为本土高校的
广州交通大学
,也于2021年4月获批。该校选址定在广州市黄埔区,旨在助力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广州集海陆空为一体,是中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也是首屈一指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无论是航空、高铁还是航运,在中国均处于领先水平,建设一所以交通为主方向的大学,正是题中之义。
此外,广州黄埔区十四五规划则提出,加快筹建
黄埔大学
,进一步吸引国内双一流和港澳高校在黄埔设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顶尖学院和重点实验室。
黄埔是广州经济第二大区、工业第一大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产业云集,加上本地财力充沛,建设一所以地区命名的大学,不在话下。
04
深圳:一流名校的超级“分校”
深圳虽然没有多少本土名校,但几乎所有顶尖高校都在深圳开设了分校。
深圳本土最具代表的大学有两个,
一个是南方科技大学,另一个是深圳大学
。虽然这两所高校都未进入双一流序列,但基于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的存在感,两大高校的录取分数均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仅有10多所高校,2020年本专科在校生11万人、研究生在校生2.28万人,前者不到广州的1/10。
不过,深圳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引进国内及国际名校。
2010年以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先后设立。
值得一提的是,
哈工大深圳分校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了位于哈尔滨的本部
,开创了中国高校史的记录。
这背后,无疑是深圳作为经济强市的吸引力所在。
2020年,深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预算超过200亿元。
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仅深圳大学获得教育经费就超过60亿元,追上一些传统名校,超过中西部众多985高校。
借助发达的经济和充沛的财力,深圳未来还将自建和引进更多大学。
据了解,深圳正在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筹建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新高校。
05
佛山、东莞:不甘人后
作为万亿城市和准万亿城市,佛山、东莞同样不甘人后。
近日,佛山2021年教育工作要点提出,将高起点规划建设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
。
无独有偶,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已于2021年4月正式奠基,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内,系东莞市政府、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推进。
香港高校在珠三角到处建大学,这与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不无关系,香港与珠三角强强联合,有助于实现多赢。
相比于合作办学,佛山、东莞也正在筹划自主建设高标准的新大学。
佛山或将建设佛山城市大学
,该项目定位为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校,立足佛山、服务湾区、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东莞筹办的大湾区大学
,已于2021年4月奠基。
校区选址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定位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这是首个以大湾区命名的大学,各界寄予厚望。
06
珠海:从高校荒漠到名校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