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这笔钱涨了!最高12000元 ·  17 小时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2 天前  
河北省人民政府  ·  多项教育新规出台!新学期开学必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80%的人工作10年月薪未过万,主要是不懂这4点!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20-02-12 20:50

正文



欢迎添加
贺嘉老师私人微信号
hejia022
这两天,网上发布了《 2019国人工资报告》,看到数据后,实在不敢相信:很多工作了1-3年的人,月薪过万的只有8.13%;工作10年的人,月薪过万也仅有22.44%。

从城市区域来看,月薪过万的人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占比城市 TOP 前6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广州;北上广深受访者中月薪在5000至8000元人数居多;薪酬水平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房地产、金融。
讲实话,这个结果让我吃惊不小,意味着近 80%的人工作10年月薪未过万!月薪过万是很多人的梦想,无数人背井离乡就是为了实现财富自由,但努力了很长时间,结果却很扎心。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月薪过万成了遥远的梦。
有个朋友是一家房产企业的文案,他在这个公司里做了 12年,但工资却没有涨多少,刚进企业的时候工资是5000左右,按理说工龄都十多年了,应该早就破万了,但结果几乎是老样子。工资只是象征性的涨了点。
这象征性的涨也不过是看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你可能会说是朋友不努力,拿低工资是自然,但我告诉你,朋友很努力,她每天早出晚归,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公司里。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通过和她聊天,我才知道她只是时间花在了单位里,并没有用时间提升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财富没有大幅增长,甚至有些人变得越来越穷,并不是我们的欲望增加了,也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没有自我提升,不懂赚钱的逻辑。
接下来,我们通过以下四点来做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01
足够努力,可怕的是低水平重复
很多年轻人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轻松过万实现财富自由,这其实是错误的。努力工作是个好事,但如果你只想靠着努力工作,就实现财富的巨大飞跃,那么这基本是不现实的。
越努力越幸运不错,关键是你怎么努力的?
马尔科姆 ·格拉德韦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了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作者经过对比尔盖茨、乔布斯、顶尖橄榄球运动员、世界级音乐家等各个行业最优秀的人研究和观察之后,得出一个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于是很多人觉得成功很简单,只要坚持 1万个小时,那么自己就会成为大师,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马尔科姆的本意不是让我们重复坚持1万个小时,而是强调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这才是一万小时定律的灵魂。
十年原地踏步绝对到不了远方,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从来不是看低水平重复的过程,而是看结果,看他在人生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
坚持某一样爱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非简单机械化重复,这才是财富自由的第一步。

02
特别在意钱,拥有稀缺心态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跟心理学家沙菲尔发现: 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原因不在于不够努力,罪魁祸首是稀缺心态,越是缺钱,就越会在意钱,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金钱的稀缺俘获了穷人的大脑,阻塞了穷人的认知能力。
简单来说,比如有个人原生家庭特别差,然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有了一点小成就,这个时候他就会对钱看得特别重要,做事也特别谨慎,因为深知钱的来之不易,所以更加在意,不愿意花钱提升自己,然后只能原地踏步。
这一点《贫穷的本质》 本书做了很好的阐释, 穷人认为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他们会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 他们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
他们对宁愿把时间花在疯狂努力上,也不愿意花在自我提升上,他们对未来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而且非常缺乏渡过难关所需的自控力。

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根本看不到长远的利益,甚至会把利益细化到每天,这种思维格局自然会让自己更穷。
比如,在职场有些人玩命加班,他们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有效的自我提升,更不用说去管理支出,进行有效的资产投资了。
因为有了这个短板,实现月薪过万就很难。
要想 10年后收入有大幅度的变化,那么切记不要有稀缺心态,要打破固有的思维认知,要懂得钱能生钱的道理,花钱是为了提升自己,是为了让自己更快的实现财务自由。
03
懂得长期规划,人生才会翻盘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那些那些月入过万、存下来钱的人并不是特别聪明的人,但他们绝对是有长期规划的人,一定是有目标感的人。
针对这个现象,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他们找来一批出身环境和智商都差不太多的年轻人。
其中 27%的人没有人生规划,60%的人有非常模糊的人生规划,10%的人有短期规划,只有3%的人有长期规划。
25年之后,有长远规划的几乎都成了社会顶尖人士;
有短期规划的都成了中产阶级例如医生、律师,有模糊规划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可怕的是他们没什么出息但又特别希望孩子有出息。
完全没有规划的那些人成了社会最底层,整天都在怨天尤人。
你看,这就是是否有目标感的差距,如果你有长期的目标感,那么一定会逼迫自己坚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思维格局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决定一个人财富的从来不是努力也不是出身, 而是他的思维格局。
这世上时刻上演穷人变富人的故事, 这就说明财富与出身没有多大关系。
电影《 1942》里,逃荒路上张国立演的地主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这说白了就是思维格局打开了,懂得思考,人生有规划,你才能逆风翻盘。
04
杜绝机会主义,否则会害了你
在这里,我先说下什么样的人是机会主义者?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有些人看到某个机会,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的把握这个机会。
拥有机会主义心态的人就像守株待兔的猎户,他完全相信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些人从来没想过脚踏实地,他们做的都是投机取巧,他们想要的是跳过所有的过程,直接就获得好的结果。
在人生中的奋斗中,他们想要的是快速的,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暴富的,他们完全不提升自己,幻想自己会遇到阿拉丁神灯,然后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
我周围就有这样的机会主义者,他们以为每一个几乎都会改变自己,所以想拼命抓住机会,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让自己痛不欲生。
迷恋机会主义的人,大脑仿佛上了锈, 他们人云亦云,完全不从自身出发。 比如,房价上涨的时候,他跟着炒房,结果自然是赚不到钱,听到什么好项目,他们根本不做风险分析,就直接投资,结果惨败而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