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名校课表分享:请在本号对话框中输入:
北大课表
、
清华课表
、
北体课表、
北理工课表、
北工大课表、
首师大课表
、
人大课表
、
北师大课表
、
法大课表
、
北邮课表、
央财课表
、
中科院课表、
北外课表、
北林课表、
民大课表
、
农大课表、
北语课表、
对外经贸课表
、中传课表、地大课表
自动提取。
更多分类信息请进入本公号底部参看
【讲座分类】【课表查询】
【演出展览】菜单栏。
本文作者为王琳,以下是作者在北大中文系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福利小tip:你可以在微信公号wanglin581117和微博“王林王”找到他ヽ( ̄▽ ̄)ノ)
老师好,同学们好。
我名字其实是带王字旁的琳,但是我上学时一直都用这个林字,一直到毕业,也从来没有人来核实过,由此可见北大是多么自由。
刚才从同学们的欢呼和视频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才华横溢和青春活力;从你们给老师们的欢呼声中,我看到了北大人对知识的尊重。刚才你们给了张鸣教授两次欢呼,作为他的同学,我也与有荣焉。
今天站在这里我非常紧张。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就精神层面而言,现在的北大与一个普通大学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当我接受了金锐老师和师兄张鸣教授的邀请,要来这里发言的时候,立刻为我曾经的轻狂感到有点儿后悔,当然只是有点儿。
不过北大毕竟是北大,当我认真地面对她的时候,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在别的场合我不喜欢用发言稿,可是到北大却不行,因为内心惶恐,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写下来。
四十年前我们走进北大,那年的事情被渲染成了传奇的历史,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可是我不会像我的同学师兄师姐们一样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因为我是从中学直接进入北大的,而年长我的同学们都是经历丰富
的牛人。
记得第一次写一篇影评的时候,我发觉同学们写的叫文章,而我写的还是叫高中生作文。所以在北大教育我的不仅是那些大师级的先生,还有我的同学师兄师姐。一会儿我会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
现在首先要祝贺同学们学成毕业。之后,我应该讲些什么呢?我当然没有资格告诉大家毕业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大水漫灌式的鸡汤文章也肯定早让同学们厌烦无比了,我相信那些装来装去的人生假文在北大老师们的言传
身教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在北大,应该容不下假话、大话、空话
,当然我说的是理想中的北大,但我们可以努力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努力让北大更像北大。而在中文系,最不缺少的是华丽词句,引经据典,诗文曲赋,所以留给我的选择只有一个:讲点实话。
再过一年半,我也要结束职业生涯了,那时77级的同学们应该差不多都退出职业岗位了。虽然我们走出北大的时间与你们有着近四十年的距离,但是别以为这是一个多大的代沟,我们依然还很年轻啊,而你们也不要太得意啊,因为你们稍不留意就到了我们现在的年龄。
我们与你们的区别,也许只不过在闲暇时候,是喜欢散步游泳还是王者荣耀。
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瞬,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艰难时刻,体验过思想的解放和禁锢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和痛苦,难道你们现在的体验与我们有多大区别吗?比如如何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你们听到的声音和我们四十年前听到的声音多么相似。
我们一起
用时间测量着社会的进步程度。
很多人在同学们毕业时会告诫你们:从今天起你们走进社会应该如何如何…我不同意这样的表述,学校就不是社会吗?学校围墙里的生活和外面有什么两样吗?外面的真善美、假恶丑与学校里的有什么不同吗?比如我们北大就是一片净土了吗?
对不起我又在对母校不恭了,也许会遭报应的,但是我这样的思维习惯正是北大教给我的,
不随波逐流,不轻信权威
,是北大让我们有这样的勇气,敢于剖析自己。
如果说有不同之处,可能从此之后你们所遇到的最大变化就是人际关系再也不会像同学这样简单了,还有职场上的竞争压力,和你内心厌恶却不得不虚与委蛇的现实。
那么,我这就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的三个体会。
第一个:别太担心。
一代又一代北大的校友们都回忆过北大先生们的博学传奇和个人魅力,这使北大之光越来越耀眼。我们从这个校门走出去,好像也自带了光环,直到现在,有人在介绍我的时候,也还总是要加上一句:北大中文毕业的。北大的名字好像真的能为我们一生加持。我们只能先接受它,然后不辜负它。
我毕业后在一个中央文化机关工作了两年,可是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于是调到了《中国青年》杂志做编辑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杂志非常了得,它掀起的那场人生观大讨论让一代青年参与其中,影响巨大,是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这样的杂志去工作,我一时心有小怯,我问我的同学陈建功,老陈那个时候就已是全国闻名的作家了,他是张鸣教授的室友,我说我行吗?陈建功师兄拍了一下我说:‘·咱北大的,有什么不行!”
这个发生在1984年正月十五晚上的情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是的,当你们走出校门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和我当时一样的焦虑,但是别担心,想一想咱可是北大毕业的啊,这不是虚荣,而是因为有北大为我们打下了厚厚而坚实的底子,
全国最优秀的老师们为我们的起跑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
,大胆去做吧,没什么了不起的!
第二个:别太在意。
在毕业季,我们可能听到看到很多师长前辈给我们的各种期许和要求:积极奉献,崇高理想,家国情怀,修身崇德,感恩向上,人生格局,胸怀气度,拼搏奋斗,社会责任,等等,我仿佛看到一批圣人正走在成功的路上。但我毕竟是普通俗人,讲不出这么多高大上的东西,讲不出是因为我自认做不到位,
自已做不到的却讲给别人听
那就不是北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