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求真务实,严肃活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昨天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长五送嫦五!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此刻启程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0-11-24 10:22

正文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
大力士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升空(王磊 摄)

随后成功将重达8.2吨的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
一举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
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奔向苍穹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史啸 摄)

这意味着将历时23天的
嫦娥五号任务
已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跑出举世瞩目的精彩第一棒

▲ 一箭穿云 (史啸 摄)

▲ 海上升长五,万众皆瞩目(杨成 摄)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级, 运载能力位居世界现役火箭前列 ,足以将目前人类研制的最重的无人探测器之一——嫦娥五号直接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

▲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王磊 摄)

这是该型火箭的第二次 应用性飞行任务 ,它此前的一位“乘客”是7月23日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 活动发射平台承载火箭驶出垂直测试厂房(史啸 摄)

与发射火星探测器任务相比,受本年度 地月关系 等因素所限,此次探月任务的发射窗口更显珍贵。对于火星探测任务,今年的窗口大约是14天,每天30分钟;而嫦娥五号任务在今年的窗口总共只有 3天 ,11月两天,12月一天,每天仅 50分钟

▲ 垂直转运(于翔 摄)

为此,火箭研制队伍采用了多轨道奔月发射方案,针对50分钟的发射窗口设计了 5条发射轨道 ,提高了发射的概率和可靠性。

▲ 器罩组合体吊装(史啸 摄)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八院负责轨道器相关研制工作。该探测器由 轨道器 返回器 着陆器 上升器 4器组成,分为15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 最为复杂 的航天器系统之一。

▲ 嫦娥五号探测器示意图

虽然“重”,但嫦娥五号却很灵巧,它要在太空中独自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它的核心使命是:在月面工作约2天的时间里采集约 2公斤 月壤样品并带回地球。

按照计划,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经过 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 等阶段,在 月球风暴洋东北部 地区 着陆。

▲ 月面采样示意图

在完成月面工作后,经历 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和再入返回 等飞行阶段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最终着陆在 内蒙古四子王旗

▲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示意图

任务圆满完成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继美、苏之后 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确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