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一件事,将它做到极致。”6月8日,今年36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瞿程凯教授委托长江日报记者给今年高考生捎句话:
无论成绩考得如何,一场考试不能定终身。
他以自身为例——自己的成才之路没什么诀窍,无非就是专注研究所学专业,将其做到极致而已。
瞿程凯自小练习体育,高中时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并参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冲刺体育高考,却遗憾出局,以体育特长生考入大学的梦想破灭了。
最终,他考入武汉工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爱一行就要干一行!”进入大学后,瞿程凯开始专注于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参与专业实验、加入环保协会,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瞿程凯渐渐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6位同学研发出一种处理综合废水的装置还获得全国二等奖。
本科毕业后,瞿程凯顺利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研究生,并申请了硕博连读。在博士一年级时,他还争取到公派出国留学机会,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留学5年,顺利拿到环境地球化学博士学位。
2019年7月,瞿程凯作为科研拔尖人才入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百人计划”,被直聘为教授,202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今年41岁的苏风驰是山东滨州愉悦家纺公司印染工程师,2005年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专科毕业。仅15年的时间,便由一名普通车间技术员,成长为公司印染技术带头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2020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专科毕业到全国劳模只用了15年,
苏风驰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肯定不是一次高考能决定的。”苏风驰表示,虽然当年高考自己连本科也没考上,但并不觉得没考好就是天塌了。
成才之路千条万条,只要一个人肯学习、能吃苦,照样能成才。
2005年的夏天,拿到大专毕业证的苏风驰从武汉回到
故乡
滨州,被
当地一家新型家纺企业——愉悦家纺公司录用。
刚进企业,苏风驰被安排做打样员。每天重复的机械操作让他觉得枯燥乏味,体现不出自身价值。在一次工作中,他出现差错,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任何工作只要你不肯放弃它,它也不会背叛你。”车间主任的批评苏风驰至今记忆深刻。从那以后,他把钻研工作技艺当成头等大事。别人聚会、逛街时,他在宿舍看书;别人下班时,他仍在实验室调色打样,每天回到公寓都已是子夜时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苏风驰牢牢掌握了一手快、准、稳的打样调色技艺,总结出一套更贴近生产的标准打样方法,很快成为公司印染技术的带头人。
“每年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
我
当年参加高考的情形。”武汉工程大学大四学生何杰告诉记者。
何杰高中时就热爱科研。
然而,他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第一次高考因为英语拖后腿,总分只够上二本。复读一年再战,何杰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是只考了68分,这次被武汉工程大学录取,学习材料学专业。
科研的梦想从未熄灭。在大学里,何杰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他参加了很多创新创业比赛,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编写了三部计算机软件书籍。自高中时就萌生的科研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大二时,何杰参加一项比赛时需要用英语进行直播卖货,他选择勇敢面对,突破英语这个瓶颈。他说,正是一次次的比赛,一次次地打磨自己、打磨项目,将自己的科研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在保研的过程中,英语的短板也就不再成为阻碍。
今年,何杰被保研至浙江大学。
何杰9岁时父亲去世,妈妈去外面打工来供家里的他读书,他在外婆家待了整整一年。家庭的变故并没有打倒何杰,周围人的帮助让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小时候受到帮助的何杰,进入大学后热心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时长已累计821.6小时,获评2023年湖北
“
向上向善好青年”。
王朋是武汉利楚商服有限公司CEO。2009年,高考成绩不理想,但他没有退缩,选择人生新赛道。如今,王朋抓住行业发展风口,将公司打造成国内聚合支付头部企业。
王朋是安徽阜阳人,因为上学较早,参加高考时,王朋比其他人小两三岁。“那时候学习成绩不太好,还是太年轻,不太重视学习。”
高考分数没到二本线,当时还有补录的机会,但王朋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我觉得人生有很多可能,我也可以换一条赛道
,我愿意去高职院校学一门技术。”
2009年,王朋入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系。第二年,他就开始创业。高校自行车共享计划、解决
大学生取快递不方便问题的“快递之家”……他在一次次创业中不断积累经验。
2011年,国家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王朋找准了发力方向。当年8月,利楚商服在武汉成立,这是国内第一批从事银行卡收单外包的民营企业。2014年,公司开始转向聚合支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15年,利楚商服正式量产推出了第一款基于安卓深度开发的智能POS机。如今,利楚商服已累计服务超220万家线下商户,日交易笔数4500万笔,年受理交易金额突破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