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 SS)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泪腺和唾液腺,以腺体萎缩、纤维化和功能减退为突出特征,常见症状为口干、眼干,女性多发,40~50岁为高发期。SS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抗体检测、唇腺活检等指标综合诊断。SS唇腺活检特征性改变为局灶性淋巴细胞性涎腺炎,其诊断SS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7.5%。唇腺活检阳性与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jögren's syndrome type A, SSA)抗体阳性是诊断SS最为特异的指标,被纳入多个国际诊断标准。
腮腺及颌下腺的MRI在SS的诊断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特征为腺体信号不均、脂肪浸润、导管扩张及腺体萎缩。下唇唾液腺活检对于SS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唇腺活检为有创检查,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如果唇腺MRI能够反映SS损伤特征,就可以对受检者进行筛选,提高唇腺活检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但关于SS唇腺MRI影像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既往SUMI等对下唇唾液腺MRI特征进行了初步描述性研究,结果发现SS会造成唇腺体积缩小,但该研究仅纳入14例SS患者,且未对下唇唾液腺体积、信号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赵义副主任医师团队研究基于大量可疑SS病例,通过观察下唇唾液腺MRI特征并定量测量下唇腺唾液腺体积、信号强度及标准差,以分析SS下唇唾液腺MRI特征及其对SS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于指导可疑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活检具有重要潜在价值。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4.05.013
】
(作者:
梁云平,王苇,瞿航,顾越,任昊麟,赵义
)
点击此处
“
阅读原文
”
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赵义,
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
影像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各系统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
社会兼职:
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影像学组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功能及分子影像学组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获得奖项/荣誉:
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5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中国长江医学论坛-2023放射学年会暨江苏省第二十四次放射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名)。扬州市“科教强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扬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扬州市“英才培育计划”培养对象,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首届“青年名医”,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科研之星”、“医疗之星”。
1.
ADC
值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淋巴结炎性的应用价值
田曼婷
丁长伟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5
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pSS
)患者治疗前后唾液腺引流区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值和形态变化及其在反映
pSS
患者疾病炎性活动程度的潜在可能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5
月
2.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诊断干燥综合征早期腮腺损伤的临床价值
张高正博
田曼婷
丁长伟
王百军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05
期】
目的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
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
)技术对评估干燥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SS
)的早期腮腺损伤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纳入首次确诊未经治疗且腮腺内无脂肪沉积的早期
SS
患者
30
例,与健康志
...
出版日期:
2023
年
05
月
3.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刘奎环
丁长伟
【磁共振成像
2022
年
01
期】
干燥综合征
(Sjogren's
syndrome
,
SS)
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涎腺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
IVIM)
成像是一种多
b
值扩散加权成像,可从分子水平反映并可量
...
出版日期:
2022
年
01
月
4.
干燥综合征的颌下腺
MRI
表现
纪权书
丁长伟
王月
【磁共振成像
2020
年
12
期】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
SS)
患者颌下腺
MRI
的表现及诊断效能。
材料与方法
收集确诊为
SS
的
31
例女性患者和
15
例健康志愿者的颌下腺
MRI
图像。观察
T1WI
、
T2WI
及抑脂
T2WI
图像,并对患者颌下腺进行脂肪
...
出版日期:
2020
年
12
月
5.
干燥综合征腮腺
MRI
的研究进展
纪权书
丁长伟
【磁共振成像
2020
年
04
期】
干燥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
SS)
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唾液腺是其主要累及部位之一,其中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即腮腺的影像检查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力高,技术手段丰富
...
出版日期:
2020
年
04
月
6.
IDEAL-IQ
序列脂肪分数值评估早期干燥综合征腮腺脂肪浸润的价值
王海天
赵献坤
王国华
方明
赵鸿飞
【磁共振成像
2020
年
01
期】
目的
采用
3.0 T MR IDEAL-IQ
序列定量测量早期干燥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腮腺的脂肪分数
(FF)
值,评估腮腺的脂肪浸润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新依据。
材料与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于青岛市市立
...
出版日期:
2020
年
01
月
《磁共振成像》杂志创刊于2010年1月,为国内第一本医学磁共振专业期刊,为公开获取(OA)期刊,业务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现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磁共振成像》杂志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双盲)和三审三校制度,刊发周期约180天。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世界医学协会(WMA)、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等国际社会团体、国内政府机构制定的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磁共振成像事业发展,为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办刊理念:办精品期刊、促学科发展、惠百姓健康,打造世界一流的磁共振媒体。杂志特色:特别注重多学科交叉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相关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数据库收录:《磁共振成像》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2023年版,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2013-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2013-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核心库来源期刊(2021-202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3-202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扩展库来源期刊
(
2013-2018年度
)
。同时,被国内知名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重庆维普
等数据库
收录;还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美国《化学文摘》(CA
)
以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自然科学)》(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IC
)
等数据库收录。
官方在线投稿/审稿网址:www.cjmri.cn,免费阅读:全文免费阅读网站:www.chinesemri.com和http://med-sci.cn/cgzcx/,免费电子刊订阅网址:http://article.chinesemri.com/Emailalert/。
官方微信公众号:磁共振成像传媒(cjmri-media)。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编辑部微信号:cgzcxbjb。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近日接到多名作者举报:有人冒充本刊编辑名义以各种理由向作者发邮件、打电话、发快递、加微信好友,目的是让作者相信他/她是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以便今后诈骗作者钱财。更有甚者,有不法之徒私刻我刊编辑部公章向作者发放优秀论文证书等证件。
以上行为已严重影响本刊声誉及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我刊编辑部提醒您遇到骗子要不听、不信,及时揭发、举报骗子行为,积极向公安机关、我刊编辑部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受到经济损失,请保存并提交往来电话、邮件、微信等录音、录像、汇款单据、截屏等证据)。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劲松支行;
户名:《磁共振成像》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344156659971。
如有向其他账户转账的,与我刊无关,后果自负。
我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
编辑部E-mail:[email protected]
编辑部办公微信号:cgzcxbjb
编辑部人员一律使用@cjmri.cn或者@chinesemri.com企业邮箱进行必要的工作联系。
防诈骗技巧:
1. 凡不是使用以上杂志社联系方式与你联系自称是《磁共振成像》杂志人员的,都是骗子!
2. 骗子一般情况下是在稿件发表后(每月20日前后在官网和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网等数据库发布当期稿件)通过数据库或杂志官网看到作者的发表信息的(包括稿件全文和通信作者邮箱,稿件投稿日期、录用日期、基金项目等),
骗子一般情况下不知道作者稿件上未发表的信息,例如稿件编号。
3. 骗子大多是团伙作案,他们积累了一定的作者数据信息,有可能知道作者的手机号;据作者反映,
大多数骗子是通过打科室电话联系作者的。
遇到不明身份的人自称我刊编辑怎么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