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打工十年,月入三千真的很平常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在四线小城当临聘老师,我每天如履薄冰 ·  昨天  
新周刊  ·  追求“出片”正在将普通旅行变得危险 ·  3 天前  
新周刊  ·  网红萌宠,消失在商场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视觉|甘肃空城,重返神秘的404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15 19:05

正文

古尔邦节,嘉峪关市长途汽车站里,去往玉门老市区的长途车明显要比去别的地方的车个头小,那是一辆11座的中巴车,即便是这样,临发车前,还是没坐满。行至半路,有人往车上卸了一只刚宰的羊,膻味和血腥味透过编织袋使劲儿往鼻腔里钻,由于每天去往玉门老市区的班次很少,这趟客车担负起了既拉人又拉货的任务。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开采量的下降,玉门,从本世纪初开始,大量居民被迁往90多公里外的玉门新市区,只留下一座空城。

门街头随处可见整栋整栋被遗弃的楼房,几万人的迁离给玉门留下一栋栋空楼,部分商品房售价每平米100元,一套两居室几千元钱就可以拿下。

废弃的影剧院

十二岁的马兰在老市区唯一的学校-油城小学读四年级。

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的玉门油田,在本世纪初资源几近枯竭,产量急剧下降,人员也搬至九十公里外的玉门新市区。

玉门体育场墙上的留言

市中心的墙上贴满了售房广告,据前些年的报道称,几千款钱就可在这买上一套两居室。



谢天谢地,张银中家并没有养狗。在白银市景泰县永泰古城里逛了大半,经常在某个巷口被一条恶犬挡住去路,它不停对我狂吠,仿佛是要告诉它早已不住在家里的主人:有陌生人来了⋯⋯

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永泰古城是一座明代长城的重要军事要塞,古城周围近几十年来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不断恶化的环境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留下的多是老人,如今,城内居民只有百余人。

永泰古城南门

永泰古城始建于明代,是长城防御系统一部分,也是祁连山东起点的重要关塞,由于古城鸟瞰形如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建城时只留一座南门出入,后来为了出行方便,人们便又在城墙上开出口子。

留守在城内的老人

农户院子里的储水工具

张银中八十年代在外打工时弄断了右臂,如今在家开了一间小卖部。在这座只剩下100多村民的古城实在是不好做生意,只有剧组进驻拍戏时才会改观。

如今城内居民只有百余口

张银中的小儿子在外打工回家后无事可干

极具时代感的房间

村民家里的旧式家具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永泰小学仍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随着居民迁走,生源减少,最后一名学生也于近几年离开了。

近年来有剧组看中了永泰古城的原汁原味,在村里搭建了拍戏用的房屋和教堂,剧组一撤,这些建筑无人问津。

一只狗看管着刚宰的病羊

白银市开往深部矿区的免费火车,随着开采量的日渐缩小,乘坐这趟火车前往矿区的工人也越来越少。

永泰古城南城门的影子映照在维修中的城墙上。



从低窝铺车站到404核城需要经过一个哨所,外来社会车辆一律不许进入,但人员可以乘坐核城内的私家车出入,哨所旁的桌子上摆着个本子,只需填上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并没有人监督你怎么填。在核城中心广场主席像下,一辆白色捷达私家车主主动提出带我转转,车行不到500米,我们抵达核城公园,“白捷达”一路向我讲解着人工湖、动物园和退役的战斗机当年的景象,“戈壁滩缺水,这个人工湖是人们最喜欢来游玩的地方”,“这架退役的飞机是真正参加过战斗的呢,喏,你看,这还有弹孔呢”,“动物园里原来有很多动物,大型猛兽也有,后来生活区搬迁,这里没人管,好多动物都被人拿出来吃了⋯⋯”

一道围墙将核城公园与外界隔绝开来,但如今,墙内外同样荒凉。

空荡的楼房底层几乎全部被砖和水泥封起来。

动物园里的空笼子

公园内的退役战斗机曾是这里人的骄傲。

一次过片失误,将主席像广场和一户大门两个场景在同一张底片上曝光,倒也形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杨树依然保存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公共澡堂

核城公园大门

假山与瀑布

掩映在杂草丛中的石栏

医院病房

网吧是核城里人气最旺的场所

兰新铁路上的底窝铺火车站,曾经是404厂专用车站并不对外开放,几位年轻人正要离开这里。

回顾往期可点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