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火炬燃动冰城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火炬燃动冰城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事业编|北京电影学院招聘! ·  2 天前  
江苏教育新闻  ·  痛心!他不幸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江苏教育新闻  ·  痛心!他不幸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忍(杜课825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3-01 22:29

正文

全文共 1154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Q
&
A



黄牧宇


忍受往往是因现实的难堪导致的,其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意涵:其一,忍受是角色期待的一部分,也是规训的一种方式。忍受置换了下层、弱者对上层、强者的服膺,作为一种自我规训的形式,通过忍受,个体满足了角色要求,塑造了理想形象。其二,忍受是“通过”仪式的同义语,也是目的合理性行动的体现,是人们坚守某种信念的历练,也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中国人常视隐忍为智慧、坚强的品格,忍气吞声是否有助纣为虐之嫌?惯于“忍受”是否也是导致压抑的病态心理呢?不压抑但又不外露是成熟的情绪状态么?


Q
&
A



杜骏飞


当你问出问题时,你已经在限定答案了。关于忍,你用的词是“忍受”——词典上的解释是: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


所以你在谈论忍受时,你想到的必然是,忍受上司的傲慢,忍受任务的艰辛,忍受疾病和抑郁,忍受贫寒和寂寞,如此等等。


你没有用坚忍,没有用忍让,没有用隐忍,更没有用动心忍性、坚忍不拔、忍辱负重。


当然,你也没有用忍饥挨饿、忍心害礼、忍耻含诟、忍辱含羞。


看来,关于人类的忍的性情,你的注意力还是在一个“受”字上。大概, 对于很多人来说,忍受即意味着外部环境强加于我、我不愿意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苦苦挣扎。


自然,这种情感,可以想见,也可以理解。


我只是希望,在你想到“受”的问题域时,想到的是一个广延的认识与体验:


人有积极之忍,也有消极之忍。 积极之忍是自我愿意的,是主动的,是训练性的,是无害的甚至是善意的。消极之忍是自我不愿意的,是被动的,是损伤性的,是有害的甚至是恶意的。


哪些人能把他人的消极之忍转换为自己的积极之忍?又是哪些人竟把他人的积极之忍转换为自己的消极之忍?这里便产生了一道鸿沟,鸿沟的这边是进取、开放、面向长远的,鸿沟的这边是进取、开放、喜悦、面向长远的忍,鸿沟的那边是自我怀疑、封闭、伤感、面向短期的忍。你要哪一个?


人有为一己之忍,也有为公共之忍。 为一己之忍是索取的,甚至是索取而不得的,为公共之忍是奉献的,抑或是奉献而未果的。所以,你是哪一类?


人还有甜蜜之忍,也有苦涩之忍;有自新之忍,也有守旧之忍;有过程之忍,也有结果之忍。 所以,你符合哪一条?最终,你又喜欢怎么忍呢?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 甘地说 紫色的张伯苓 世间已无钱玄同|蓝色的胡适


视频 护生六句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 自来熟 读《夜蛾》 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 公正笔记


关注 “咪蒙”倒下,但问题依然站立 杜骏飞:甘柴劣火又如何 |要担心的不是咪蒙 |信息愚民是从哪里来的 重度社交患者


音频: 一诚天下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