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睁眼,看到昨晚工作室的公众号“语文未央”推送了我前日的文字《教学流程之起点》,心中不由得一抽紧:我亲爱的于老师,为了鼓励我,不惜让我那份笨拙的文字去影响工作室、公众号的品质!这份温暖的鼓励,来得太真切、太厚重、太有力度!一时间,各种复杂的心绪裹挟了我……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借同事参与课例研讨的机缘走近了于老师,而于老师就这么轻易地接纳了我,让我既困惑不解,又深深不安。我深知,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是一个认真但并不努力的人。认真,是天性如此,不努力,是因为自己再次踏上讲台,心中因不情愿而一片迷茫,工作就此失去航标。其实,这样的生活状态,也让自己过得很纠结。曾经写下这样一个句子:“养家糊口是为职业,安身立命是为事业,当把职业不能上升为事业时,敏感多思者即会陷入纠结中渴望救赎。”当然“事业”这个词表述不准,但我的确需要被救赎,需要安身立命,然而,这个救赎自我之道、安身立命之所一直未曾找到,或者说,我并未曾主动去找。
遇见于老师,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姿态,让自己沉睡多年的心与黎明相遇。用同事的话说,于老师简直是不抛弃不放弃,我觉得这句话实实在在地适用于我:教学思考,没有;教学理论,空白;教学研究,为零。就这么一个零基础选手,于老师伸手接住了!不在意基础太差,不嫌弃天性愚钝,前行路上,为我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想方设法拽着我走。多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得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拜读工作室其他老师的文字,让我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警醒自己不能停歇;而于老师一次次的鼓励,一点点地消除着我的自卑,给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