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营报》记者 杨井鑫
8月25日,中信银行在京召开了2017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该行副行长方合英表示,中信银行2017年的经营顺应了大势,控制了资产的高速增长,降低了对资本消耗。
他表示,由于上半年市场利率的高涨,银行存贷利差下降,银行将原本4%的资产增长目标调整到了缩表,踩准了货币市场的节奏,避免了资产规模与市场的不协调。
中信银行2017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营业收入765.8亿元,比去年同期782.05亿元减少2.08%;实现净利润240.11亿元,同比增长1.74%;资产总额56512.16亿元,较去年末下降4.72%。
方合英认为,中信银行初步实现了“降增速、提转速、调结构”的初步举措。“银行上半年一般性贷款实现了2131.68亿的增长规模,同业存放、同业资产等业务则相应收缩,贷款结构持续优化,个贷占比提升了3.4%。”
他表示,相比公司业务,个贷业务的周期性敏感度要低,收益反而要高,可缓释抵押物较好。“个贷中大部分的贷款是以房产等资产为抵押,风险要低一些。但是,收益却要高出公司贷款50bp。”
据他透露,中信银行60.1%的贷款是有抵押和质押资产的,远高出同业平均水平。同时,中信银行投贷联动的规模为90亿,跨界并购贷款的余额为55亿美元。
方合英还表示,中信银行上半年子公司的利润在不断提升,而“一带一路”和百信银行的布局也走在行业前面。
在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此前已提前释放了不良,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减压。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511.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3%;不良贷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良率下降的同时,中信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规模也在下降。截至6月末,中信关注类贷款的规模697.56亿元,在贷款中占比2.43%,较去年末743.99亿元减少了46.43亿元。
“中信银行这两年的不良呈均衡态势。通过对资产结构、行业结构的调整,中信银行的资产质量比较稳定。”中信银行风险总监姚明表示,该行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行了压缩,加强了分行权限管理,强化了考核和问责力度。“过两年,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