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夜美学
睡前提升审美力。 好审美,跟你一辈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大国重器前的宣讲:单单的三峡情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线性菲涅尔”光热储能电站的追光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夜美学

成人世界的暗黑系治愈,大概就是这只熊了

一夜美学  · 公众号  ·  · 2018-09-13 22:20

正文



孤独是什么?


是搭末班车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发现昨晚的外卖盒还没扔?是从窗户望出去万家灯火,而自己裹在被子里孑然一身?那 又为什么,在被人群簇拥的早高峰地铁上、在朋友的掌声中卖力演唱的KTV里、当打开有几十个红点的微信时,我们依然会感到深深的孤独?「孤独症候群」闻之色变,渐渐地人们不敢谈论「孤独」,像在忌惮城市上空的某种病毒, 但有没有可能,我们想逃离的,是一直不敢正视的那个自己?



艺术家张占占说:「孤独跟热闹不是反语,跟孤单也不一样。很难描述,但你一说大家都能懂, 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承受的一部分。


/《月亮》


只有同样来自「自己」的东西,

才能真正打倒孤独,

或许用不着打倒,

享受就够了😆。

向着宇宙的中心,

发射炮弹!


👀

(这是一颗展览的安利)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对,确实是个酷小孩

但有一颗柔软的心啊


/《梦》


熊,绝对能在最受小孩欢迎的卡通形象中挤进前三。想想维尼和熊本熊,恐怕连大人也很容易被这种生物融化。庞大的身躯和它的蠢形成反差,但总积极向上到 叫人心疼。 这种笨拙,显得真实可靠


/《失眠》


张占占的熊Pupu有点不同,纯红色的身体和耀眼的蓝鼻子——并不是特别孩子气的温驯。黑是最常见的底色,纯粹的色彩被衬托得神秘复杂,像在挑动思绪。 这只酷爱夜空的大熊,怕是有颗摇滚的心啊!


/《一点惊喜》


他的熊通常没 什么表情, 有时候望着天空,有时候也不知道在注视哪个远方。但很奇怪,治愈到有些出乎意料。


我们暂且把它称作: 成人世界的暗黑系治愈


/《天使》


人们总说艺术是作者本人的分身,张占占确实是个酷小孩。

小时候是那种 很用功的小孩,只是「 看起来」——盯着课本的时候其实在 发呆 、别的男孩玩闹的时候也在发呆。他总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功课当然很一般了,但只要一拿起画笔,就觉得自己牛到不行。要说没想过融入是假的,但对他来说,自己的小世界才最惬意自在。

/张占占


作为艺术生顺风顺水地升入了大学、看书也只对带图片的页面痴迷、曾对室内设计倾心却又不 想为他人妥协……但成为「画家」却是没想过的,虽然也挂在嘴边,但 总觉得是「要成为百万富翁」那样的玩笑。 没想到后来,真的成了一个画画的人。


/在画室

对敏感又自由的人来说, 也许 画笔才是和世界对话的语言。

/画室一角


和所有酷小孩一样,黑色自带的力量感和神秘感让他着迷。他最初爱画一个墙角、一片天空、一个太阳、一个窗户——全是黑白的。他说那时候有点抑郁, 画了很 多画,心里却好像有个洞,怎么都填不满。


/早期作品


到最后治愈他的还是影像——他开始画喜欢的电影里的人物:《天使爱美丽》里眼睛像玻璃珠一样的女孩、 那个杀手不太冷》里深奥又天真的萝莉…… 他把自己的心移入别人的生命里,用画笔描述共鸣。 他慢慢地开始觉得自己能创造一些真实 的东西了。 好像有什么坚硬的东西,碎掉了一点。



再后来画熊,红色配上一点点的蓝,大片大片的黑色退到了背景里,依然神秘,富有冲击 力, 但是有什么开始不一样了。


/《我的野兽》


他的熊向你递来一株蓝色的小草,不是什么名贵艳丽的鲜 花、没有什么表情, 这份善意好像很普通,留着很多空白,但可以温暖到任意一天的任何时刻。 也许那天你只是恰好上班迟到,站在一天不太完美的开头,感到小小的懊恼。


/《一颗野草》


他的作品名也简洁而有生趣。


手捧绿色球的熊叫《我的宝贝》——手里的那颗是宝石吗?瞪大眼睛在想什么,又或者什么都没想。


张占占认为 好的标题像灵犀一点 ,必须简明易懂,但又富有余韵。


/《我的宝贝》


「取名这件事上影响我很大是三毛的一篇小说《哭泣的骆驼》,从头到尾和骆驼一点关系都没有,但看到结尾你才知道是在点题。」


三毛的那篇小说讲她在沙漠生活时对友人命运的哀叹,骆驼的哭泣包含深广的同情心。


「但其实我对三毛一点也不了解。」,他很酷地摆摆手否认自己是书迷。


/《一点希望》


问他为什么作品里动物总比人出现得多,他多半高深莫测地回你一句诗: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来自英国诗人兰德,杨绛译)。


——他自称文字恐惧症的深度患者, 但对文学世界里那些不可言说的灵光倒是融通无碍。


/《奔跑》


/《黄宝石》


除了待在宋庄的工作室里画画,张占占几乎所有的「出去走走」都在郊区的山沟沟里转悠。密云、怀柔,北京周边有自然的地方都是他的后花园。他对人造的东西没什么兴趣,比起鸟巢和故宫,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流水和鸟鸣的旋律,更能让他找到归宿。

不似熊本熊,是为了「萌化」而精心策划的角色,张占占的熊是没有什么预谋。


「最开始是想画个小怪物,但很奇怪,画着画着慢慢变成了熊。 不是我选择了熊。而是熊选择了我。



/《一点美好》


他的熊在绿色的山坡上闭着眼睛、拿着树枝就像举着什么不得了的武器、肥爪子 小心地捧起一枝野花细嗅…… 没有什么灵感突至,好像一切都是些自然而然的事。


/《野兽》


不用说什么台词,安静地流露出一泓忧伤、以及一点柔软,好像在路上找到了什么。


/《希望》


对面的那个人戴着红色的兔耳朵帽子,表情看不出在想什么——他大概还是把内心的某个角落,留给了当初那个和世界有些不一样的小孩。


/《遇见》


/张占占自画像



跟你讲个故事,云淡风轻

幸福总是不动声色


/《关于爱的想象》


爱画冷漠脸的张占占特别厌恶造作, 总觉得那些夸张的表达少了几分可信。 噘嘴卖萌的艺术被他视作典型的低级标识,他也欣赏不来周星驰早年那些卖力逗笑的喜剧片。「当然,《喜剧之王》是极好的。」,他又严肃地补充。


/《喜剧之王》


张占占最喜欢的导演是吕克·贝松和昆汀。「《低俗小说》里黑帮老 大被警察绑在地下室就很好。不是故意逗你笑,但这种无厘头很有意思。 真正的幽默是靠剧情,不是靠表情。


/《低俗小说》


他总爱看电影,觉得电影才是最主流的艺术。他说在画画这件事上,从小没羡慕过别人, 但他特别羡慕那些有天分讲故事的人。


/《篝火》


他也爱看幾米的绘本。


《月亮忘记了》里的小男孩抱着月亮从楼顶俯瞰城市—— 「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这种 忧郁云淡风轻,但有它自己的隽永。


/《月亮忘记了》幾米


张占占的熊坐了下来,微微侧头,不知道在等待什么,好像已经有很多故事发生了,又好像一切都还未开始。

/《等待》


/《远方》


「具体是最要命的,

总觉得缺了点东西。」


/最让他震撼的意大利雕塑家Willy Verginer


如果可以,他希望自己能像宫崎骏那样,构建出一个有感染力的世界,有着自己的逻辑。他说未来会有创作动画的想法,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


/《想象的意义》



向黑暗世界开炮

但还是要相信一点光


/《飞》


但波澜不惊绝不意味着平庸。他相信真正的艺术家需具备 智慧的视点, 它从 独立思考 中得出。


他钟情David Hockney笔下的风景。一泓蓝色温柔如恋人的絮语,远方粉色的田野像在害羞——那些色彩看上去随心所欲,甚至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有浑然天成的舒服。


/David Hockney·《Garrowby Hill》(1998)


他最喜欢的艺术家还有奈良美智,羡慕那些真诚自我的表达,却能让那么多的人感到共鸣。「他是真正的POP ART(大众艺术)。」


他并不认为商业化会影响艺术家的个人表达, 当然前提是这种艺术本身足够强大。


为了让买不起画的人也能共享艺术,20年前的奈良美智说:「当有一天我的画可以在任何美术馆里被轻松欣赏的时候,我会想大量做做看钥匙圈或是玩偶那样的东西。」后来真的有名到可以四处办展,他选择把自己大部分的作品放进故乡小小的美术馆里,保护着那个安静抵抗世界的小孩。


/青森县里美术馆里的大狗


为了让观看的人像自己一样去相信,表达是需要力量的 ,但用力过猛并不是高级。如果以优雅的方式传递,这种感染力不分地域和年龄。


/《前方》


不过比起逛美术馆,他依然更爱他的乡野。某种程度上来说, 其实是懒 ——他是个特别怕麻烦的人,尤其怕按程序做事,但一旦撑开画布就行了,单纯的事情能让他投入。「做饭和洗衣服也不错啊。」(并不是那么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啦😆)


「当然如果奈良来了北京,一定会去看的。」,他又赶紧补充。



他评价说自己现在是个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偶尔要刷刷抖音、聊聊八卦,比如最近他就挺关心刘强东。


但这个评价不是贬义,他觉得这样也挺好。只是他希望十年后的自己能更坦然,找到内心的平和自由。


/《世界的全部》


张占占最近爱反复地看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看了不知道几遍,也不是为了什么新发现,他觉得那种体会太深刻了——「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肖申克的救赎》


他的作品里背景总是黑夜, 熊递过来一朵花,燃烧着火焰,表情像是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还挺酷的事。


/《我想送你一朵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