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早上上网,在虎扑步行街看到一个帖子——
《如果搞一个“中国有摇滚”,哪些人最有资格做导师?》
我看了看,被JRS们提到最多的,还是
崔健、郑钧、窦唯、汪峰
这些摇滚老炮儿。
如果真要搞《中国有摇滚》,这些人能当评委吗?
我觉得不行。
首先,自从参加《中国好声音》以后,
汪峰已被我国摇滚圈除名
,用他当评委,不合适。
再说崔健和郑钧,前者上过《中国之星》,效果不好;后者没有新作品,习惯性逃避镜头,
不适合上综艺节目
。
即便最有情怀、风评最好、新闻最多的窦唯,
也是扎着丸子头,戴着黑框眼镜,骑个小电瓶,整天忙于在鼓楼一带吃面和修仙
。这种形象过于接地气,不适合作为摇滚节目评委,要是哪天搞个《中国有广场舞》,我觉得OK。
至于万青和粉笔线之类的乐队
,更不用说,名气不大,太小众,让他们当评委,
节目只会变成国产布鲁克林男孩女孩们的自嗨。
到时候场面可能是这样的:
选手演唱完毕。
主持人:请董二千老师点评。
董二千:……………………
节目冷场,选手尴尬,观众懵逼,怎么办?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中国有嘻哈》?
正是因为它用很通俗的手段,把一种在国内原本很冷门的音乐类型宣传的人尽皆知
。它火到什么程度?昨天在电梯里遇见隔壁小姑娘,冲着我就是一声大喊:“叔叔你会freestyle吗!”
所以,《中国有摇滚》也必须为以宣传摇滚乐为己任,
当我再遇到隔壁小姑娘,她冲我大喊“来段儿riff ”的时候,这个节目才算成功。
2
物色评委之前,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摇滚
。
有些青少年把摇滚精神理解成反社会人格,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而《中国有摇滚》的教育意义,就是要打破这种偏见。
真正的摇滚精神,绝不是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而自以为酷。
真正的摇滚精神是死磕,是打破一切虚伪,是寻找真理,是做自己。
而这些特征,也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摇滚明显多少有些桀骜不驯,口出狂言,
甚至使用不文明词汇
。如果一个人过于咬文嚼字的,那他可能不是真摇滚。
此外,摇滚还天生带有话题性。
摇滚明星永远是八卦狗仔关注的对象,担当着整个乐坛的流量
。他们穿着的衣物经常卖到脱销,因此每一个摇滚明星都是带货王。
按照上面这几条标准,我们就可以为《中国有摇滚》选择评委了。
3
蹦入我脑中的第一位评委人选,就是于谦老师了
。抽烟、喝酒、烫头,三大标志性爱好,首先从外形上就完全拥有一位摇滚明星的派头。
于谦是德云社的特约演员,
台风好,镜头感极强,又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明星
,作为《中国有摇滚》的第一位评委,于谦老师当仁不让。
于谦上了,郭德纲怎么可能不上?
作为多年的搭档,郭德纲和于谦,一个逗哏,一个捧哏,
就像英伦摇滚乐队里的主唱和吉他手
,缺了谁都不行,彼此之间充满默契,也充满爱恨情仇。
兹要是这二位老师坐镇评委席,
连主持人都不需要,评委之间便能开始捧哏逗哏
,老少咸宜,大大扩展了观众面,提高了节目可看性。
第三位评委, 我选择方舟子
。作为我国科普界最具摇滚精神的人物,
方舟子最能体现摇滚的死磕精神
,他长期在网络上批判伪科学、伪气功、伪环保,还经常卷入抄袭、作假、诈捐等争议中。作为硬核摇滚精神的代言人,《中国有摇滚》的评委席上必须有他的一席之地。
至于第四位评委,非郑爽莫属
。暴瘦、整容、情绪化、开小号骂人,跟张翰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恋纠葛,
迷幻摇滚范儿十足
,被大批路人黑的同时也被大批粉丝追捧,
堪称中国的小野洋子。
一旦郑爽加盟,《中国有摇滚》可能会
连续八年登上微博热搜
。
到时候,场面可能是这样的:
选手演唱完毕。
于谦:哎,您觉得这位选手唱的怎么样?
郭德纲:唉……(蹲下了)
方舟子:你这段原创里的贝斯线和齐柏林飞艇1971年的专辑Led Zeppelin IV里的Stairway To Heaven的贝斯线一模一样,你知道吗?啊?啊?啊?
郑爽:zheshenmjbwanyier,yetainantingle,chao……(此处省略五百字不文明用语)
评委就足够有话题性,足够好看
,如此一来,《中国有摇滚》何愁收视率?
如果有制片公司对此项目有兴趣,我先投它1个亿。
上面是一篇非正常评论,其特点是以最胡逼的方式传授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笑着活下去的目的。看过的人都说:“太长不看。”
下面是一个捐款二维码,您投入的每五毛钱,都将用于各种非正常研究和我们的艺术创作。如果您特别需要我们的治疗,请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详细描述您的病情与需求。幸运病友可获得被我们扎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