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赵宇飞教授课题组Adv. Energy ... ·  昨天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做「性别研究」,可以往哪投论文?|宇凡问答 ·  4 天前  
研之成理  ·  孙学良,又一篇Nature Materials!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硕士和主治医生共一就发了11.7分Science子刊,这上海交通大学的文章,做的是线粒体的细胞间转移,挺有意思……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0-09 08:20

正文

之前看到过类似的线粒体转移的文章,于是夏老师就在PubMed上冲浪的时候关注了一下,这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发表在11.7分的Science正经子刊Sci Adv上的文章,就挺有意思。他们做的是星形胶质细将线粒体转移至CEC(脑血管内皮细胞),维持BBB(血脑屏障):



之前的文献其实也介绍过通过转移线粒体,产生细胞间的Crosstalk的文章。这篇文章其实研究的是BBB的维护,而CEC受到的氧化应激,会导致BBB的不稳定,这个时候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会通过线粒体的转移维持CEC。为了验证这样的猜想,他们做了一个星形胶质细特异性表达的Cre-LoxP线粒体荧光标记(其实就是通过特异性表达Cre酶,通过重组酶的同源重组功能,敲入线粒体荧光标记蛋白,不熟悉Cre-LoxP的话,可以去看看《列文虎克读文献》,都介绍过)。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会把线粒体转移至表达CD31的CEC细胞中。通过Transwell实验,他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线粒体会聚集到末端足上,然后进行线粒体转移(这个Transwell中末端足会穿过小室到小室外侧,他们还是分析两侧的线粒体荧光):



通过对CEC细胞系进行A/R(线粒体复合物抑制剂抗霉素 A 和鱼藤酮)处理,再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他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线粒体传输降低CEC细胞的ROS。那么具体是什么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亚群起到了作用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轮单细胞测序分析(下面的这些单细胞测序簇tSNE图和小提琴图都应该看得懂了吧,这些都是基本的Figure,看懂了才能快速理解文献,这个在《夏老师带你读文献》里也都介绍过了),结果显示有一个星形胶质细胞的亚群,高表达了AQP4,这个蛋白大脑微血管相邻的星形胶质细胞末端的必需水通道蛋白。而高表达AQP4的胶质细胞亚群中,还高表达了DMP1。通过验证他们发现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高度极化的末端足,并且集特异性粘附在CEC上:



那么要怎么证明DMP1+的星形胶质细胞是CEC细胞中外源线粒体的来源呢?他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就是给星形胶质细胞做了个DMP1启动的Cre-LoxP系统,表达线粒体标志物,这个只能在DMP1+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而CEC中几乎是不会表达DMP1的。然后他们进行了流式分选,选择有线粒体荧光标记的细胞,然后进行了单细胞测序。也就是分析其中的内皮细胞。也就是说内皮细胞本身是不会有DMP1+的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线粒体的,如果有,那就是DMP1+的星形胶质细胞转移过来的:



结果发现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确会在体内将线粒体转移到CEC中。线粒体代谢其实和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个过程是否也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存在呢?他们发现老年小鼠中星形胶质细胞转移到CEC的效率会变低,而线粒体衰老和MFN2有关(这个是Parkin的下游,还记得Parkin么,线粒体自噬通路里的关键基因,线粒体自噬,就是通过自噬体将损伤了的线粒体吞没然后通过溶酶体消化的过程,避免了损伤后的线粒体ROS和细胞色素等物质导致细胞的进一步受损,不熟悉线粒体自噬的话,可以看看《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衰老小鼠中MFN2表达也会下降:



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敲除了MFN2并不会造成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或者凋亡的影响,而杂合敲除了MFN2的星形胶质细胞,则无法再给CEC传输线粒体了,同时也无法降低CEC的ROS的产生。那么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缺失了MFN2后,会对大脑血管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他们就特异性敲除了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MFN2后,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分析,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MFN2缺失后,血管生成和血管组装活动减少,内皮细胞与年龄相关的BBB分解:



那么会不会是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产生的其他因素,影响了CEC呢?那么就需要确定,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线粒体转移是影响CEC的关键因素,于是他们就单独提取了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线粒体,体外刺激A/R处理的CEC(这也是柯霍氏法则的验证过程,通过这样的验证,来明确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线粒体转移的影响,不清楚柯霍氏法则的话,可以去看看《轻松的文献导读》和《列文虎克读文献》,结果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衍生的线粒体的确可以恢复内皮功能障碍:



最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示意图,DMP1+ 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了MFN2后,会使得线粒体靠近内质网,导致线粒体富集到星形胶质细的末端足上,通过囊泡被传送到CEC细胞中,缓解CEC细胞的ROS压力:



其实说起来这篇文章的思路并不复杂,但好在有一定的创新性,虽然总的结构上并没有特别多的机制研究在里面,但整个现象的描述,也是通过实验和一些创新的设计(比如特异性表达的线粒体标记等等)一步步很扎实地验证出来的。如果把这样的课题设计,放到国自然中,你们觉得又会是什么样的段位呢?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其实课题并不需要特别复杂,但实验的设计过程并不能马虎,在验证环节的严谨,可能就是课题成功的关键。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的话,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多分享多转发。

公众号回复“公克”,没事可以翻翻精华帖,里面有不少宝藏工具,当作是科研过程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哦科研并不一定要这么无聊又尴尬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0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
《“一本正经”的基础实验手册》适合刚入门的科研小白;
《实验万事屋》适合刚要入门的科研菜鸟;
《夏老师带你读文献》是教你们如何读文献(含科研解迷彩蛋);
《列文虎克读文献》通过文献精读讲解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及原理;
《轻松的文献导读》通过几篇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文章解读,简单讲解了文章的思路和逻辑性;
《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1-5)(含科研解迷彩蛋),介绍各种信号通路,每条信号通路配有对应SCI文章的解读,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