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头
感动全网的小象
它一边绝望地嘶吼
一边狂奔着追赶汽车
车上的人有点慌
“它是不是要袭击我们?”
看着它连追了数百米
觉得不对劲,停车
结果小象顾不上自己的腿伤
转头把他们一路带进了沼泽地
原来,那里正躺着它的妈妈
陷在泥潭里,有气无力
于是人们想尽办法
用粗绳拉、用挖掘机推
淋水降温、喂吃的
……
终于合力把大象救起
这个视频叫“小象救母”
在网上把无数人戳得眼泪直掉
人们在一个小动物身上
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孩子对母亲
那种
义无反顾
的爱
而这样的“义无反顾”
最近刚刚在深圳上演
同样是彷徨无助
同样是歇斯底里
同样是一群人挺身而出
还多了一个“傻瓜”的帮忙
2024年7月1日中午,深圳南山区。
天气热得浑身都要冒油,
树上的知了撅紧屁股,吱吱地叫。
快吃午饭了,老苏瞄了一眼屋里,82岁的老母亲一动不动,莫非又在打盹?
呼之不应、推之不醒。
11:26
,老苏慌忙拿起手机,打120。
接线的120调度员苏月初步判断:
心脏一停跳,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
如果超过10分钟,神仙都难救。
调度员来不及多想,马上“兵分多路”。
一边在系统“下单”,派救护车立即奔赴往患者家中。
一边教苏先生,马上开始做心肺复苏。
“可是我没学过。”
“没关系,我会教你,按我说的去操作就行。”
慌张的老苏稍微淡定下来,把母亲放平躺好,开始给她做胸外按压。
“现学现卖”,倒也有板有眼。
这时,女儿推开了家门:
“爸,AED拿到了。”
原来,在心肺复苏开始前,调度员还“多嘴”问了一句:
“你们附近有没有AED?”
“有,我们小区楼下就有一个。”
“好,赶紧派人下去取。”
老苏女儿一听,吭哧吭哧就跑下楼取去了。
AED一到,120调度员马上指导他打开电源,在母亲身上贴好电极片,按照AED语音提示,完成了1次电击除颤。
11:35
,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此时,母亲已经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入院抢救后,7月2日上午,老人终于清醒过来。
82岁,深圳AED创下最高龄的救人记录!
这次合力营救“老母亲”,很多人
都要“记一功”:
120调度员、患者儿子及孙女、救护车急救团队、医院团队……
但今天,我们要“单点”一下AED。
因为有它和没它,成功率差的不是一点点。
▲图源:自己拍的
心脏骤停,不仅仅是心脏停跳,80%以上都会表现为“室颤”
(
心室颤动)
,就好像:
心脏本来是
“扑通-扑通”
这样有节奏地跳动,而室颤就是,心脏不再“扑通”了,而是
像触电一样,“混身”颤抖。
这个时候,徒手做胸外按压,可以让心脏恢复泵血。
但要解除“颤抖”,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电击”。
这正好是AED的强项。
AED的全称,叫
自动体外除颤器
。
它是一种
“傻瓜式”
的便携机器,
简单到只有三步:
全程有语言提示,没用过的人,跟着操作就行了,“傻瓜”都会做。
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
“心肺复苏+AED”,双管齐下,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
如果能在
1分钟内
开始“
心肺复苏+AED除颤
”
,抢救成功率可达90%以上。
被誉为“中国急救科普第一人”的急救医生贾大成说过一句话:
正因为AED如此关键,深圳于2017年开启了
“公众电除颤计划”
,率先在全市的地铁、火车站、机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公众场所配置AED。
截至2023年底,这个计划已安装了43397台AED,
覆盖率高居全国第一
。
到目前为止,这些AED已使用了474人次,协助成功抢救104人,年龄最小的仅7岁,最大82岁。
光2024这
半年,就救回了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