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西贝、巴奴……餐饮人都在看 。
第 1403期
做营销,你会给自己打广告吗?
如果让你给自己的品牌设计一句广告语,你会“好好谈情怀”还是干脆来句“简单粗暴的”?
有件事你必须知道:80%的初创公司,都不适合说一些虚无缥缈的话。
■
Vicki Hwang
初创公司在提炼广告语的时候,很容易就一拍脑袋,想出来一些非常激动人心的话。“创业就是要改变世界啊,把这个理想/初心/愿景……给说出来都不行吗?”
嗯,不是很行。
要知道,Nike也不是一开始就叫你 JUST DO IT 的,那是在它成立N年之后才提出的广告语。初创公司提炼广告语,更多地是为了影响消费者,转化销售。
80%的初创公司,都不适合说一些虚无缥缈的话。
▲
金字塔上面三层的都先别想
那要说什么呢?要说产品广告语。
产品广告语就是非常直观地表达产品利益的一句话,能影响那些即使完全不认识你的消费者,对你产生兴趣甚至实现购买。
这句话经常出现在销售导向的广告中。提炼这句话,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向——
千禧年,苹果发现音乐播放器体验极差,乔布斯要求硬件大牛Jon Rubinstein做点靠谱的东西,于是第一代Ipod在2001年推出。
它的配置让人惊艳,同时体积明显小于当时的其他MP3竞品,所以就有了下面这句话。
这就是品牌能让消费者相信的产品事实。当消费者对你不熟悉的时候,你得找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举个例子,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表达自己的经济实力,说“我很有钱”和“我有三套房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果。
▲
咱们就比比谁的数字大
▲
不掉出来的才足料呀
▲
这羊我不舍得吃
▲
就三文鱼和盐,没了
表达论据的时候,不能假大空,要够具体、能想象、有画面感,才能让消费者在脑海里演示一遍,然后相信并记住。
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原料来源、物理属性、产品呈现……都是可以利用的“论据”。
在星巴克的理念中,顾客之所以找上门,主要有三点:
咖啡的因素、人的因素、感觉因素。
舒尔茨认为,星巴克的门店需要洋溢一种惬意的体验,让顾客在这样的空间中,缓解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于是就有了那句“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
▲
从6点泡到12点
▲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
▲
还有一个说法是“被窝里的商学院”
▲
跟冰柜里的淡味道水抢生意
定义品牌的角色,
要在品类相关的基础上添加差异化表达,使新鲜的东西有熟悉感,熟悉的东西有新鲜感。
这一来让消费者容易理解产品,降低学习成本,二来带来惊喜,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适用于在品类里有所创新或者重新定义品类的产品,区隔与竞品的差异。
如果能找到其他人之前都没发现的用户痛点,那么就可以直接把产品带来的好处展示出来,快准狠地戳中痛点。
▲
暴露年龄的一个图
▲
红遍大江南北
▲
看见这句话我换掉了百度外卖
▲
单押 x 2
▲
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司匹林,终结疼痛
这样的做法要注意几点——
首先,在这句话后面最好搭配一些支撑这个「好处」的产品属性,增强说服力;其次,使用对比、对仗、谐音等文案修饰的方法,让它朗朗上口,来增强这句话的传播性;最后,
这类广告语适合大规模投放,快速地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红牛最初进入市场时,用了一句“困了累了喝红牛”。当消费者识别到自己“困了累了”的状态时,就会想起来红牛能解乏的特点,实现购买转化。
对于不需要花太多决策时间的快销品而言,
直接给出行动方案,让消费者快速把自己和产品联系在一起,可能是个更有效的方法。
▲
又是押韵
▲
一粒的确不够啦
▲
熬夜写作的我也想来一瓶
▲
……经典……
我们还要通过画面来加强消费者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再而连接产品。举个栗子,在加多宝的广告中,就经常出现吃火锅、吃串的场景,“怕上火喝加多宝”就来得水到渠成。
当然咯,那么硬的一句广告语,消费者是不会帮你告诉他的亲朋好友的。
所以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投放,这句话可能就要变成一句自嗨的废话了。
当品牌获得初步成功,知名度高,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时,就可以
把“品牌即品类”的定位理论拎过来,稳固自己的成功
。
这种做法,可以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担忧,建立信任感,帮助消费决策。
▲
饶了多少个圈来着?
▲
必胜客后知后觉
▲
电商品牌特别爱用这个套路
▲
我经常会想,怎么算的?
本文来源于创意冷启动(ID:holycools)
中国互联网第一份
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行业报告
一份值得研读一年的餐饮大数据报告
百胜、海底捞、西贝、真功夫……都在看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
+解读版
订阅方式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茜妮 视觉|尚冉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