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淳厚基金状告上海证监局,背后核心争议仍待解丨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成都一中学设置“学霸就餐区”、多方调查学生冬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观察丨武汉“卖菜公交”口碑出圈 ...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情观察丨公园长椅焊钢管引发的城市治理反思 ·  6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官方通报“合肥一公司开展非法代孕活动”、燃气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淳厚基金状告上海证监局,背后核心争议仍待解丨金舆之言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12-20 22:05

主要观点总结

淳厚基金因信息披露违规和股东私下股权交易等问题被上海证监局处罚,并引发一系列争议。公司对抗监管检查的行为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文章涵盖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包括监管部门的回应、舆论的质疑、事件的核心争议点等。同时,文章也提出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解决公募基金面临的股权纠纷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淳厚基金因信披违规和股东私下股权交易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整改。

淳厚基金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行为,同时其股东私下进行股权交易,因此受到上海证监局的处罚。

关键观点2: 淳厚基金对抗监管检查,舆论热度迅速上升。

淳厚基金在监管检查过程中的对抗行为,包括拒绝配合检查、发布不实信息等,刺激了舆论的发酵,使得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关键观点3: 舆论对淳厚基金公司的做法表示质疑,呼吁加强行业合规建设。

部分舆论对淳厚基金的做法表达了质疑,认为公司应该积极配合监管,加强行业合规建设。同时,也有观点指出事件背后可能存在通过舆论炒作左右监管的诉求。

关键观点4: 事件核心争议点未解,亟待更优沟通机制化解难题。

虽然监管部门已经发声并明确态度,但事件的许多核心争议点和疑点仍未引发大范围讨论。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解决目前公募基金面临股权纠纷的关键。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  第141期 ——



淳厚基金状告上海证监局
背后核心争议仍待解

9月14日,监管公布8张罚单,其中包括: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淳厚基金”)因信披违规(年报、季报等定期报告未使用“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的标准表述等)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整改;淳厚基金多位股东私下违规进行股权交易被监管处罚等。

9月17日,淳厚基金持牌发起人发布《申明》,说明公司股东违规进行股权交易及其向监管举报的情况,阐明因二股东香港身份导致公司相关整改无法进行,董事资格不适格导致董事会无法有效召开,进而导致信披违规的“困境”。随后,淳厚基金在10月至11月期间,两次发布股东整改情况进展公告,均表示无实质进展。

12月16日,淳厚基金在官网第三次发布股东整改情况公告,“指责”上海证监局不推进行政强制执行程序、未就二股东身份更正事宜做出任何正式回复,并表示针对公司收到的行政监管措施已于12月3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当前法院已正式受理淳厚基金的行政诉讼。
淳厚基金公司官网相关公告截图
12月17日,上海证监局就相关情况答记者问表示,前期发现,淳厚基金存在部分股东私下转让股权未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信息披露持续违规等行为,已对公司和相关人员分别采取了相应监管措施。同日,上海证监局还公布了对淳厚基金多位股东“涉嫌违反基金法律法规”的立案告知书。上海证监局强调,将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并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上海证监局官网公告截图



多次公告助推热度上升
对抗监管的“罕见剧情”实现“破圈”传播

()


一是控告监管事件行业“罕见”,“夸张剧情”吸引舆论关注。不仅媒体以“离谱,从没见过”“活久见”等表述作为标题对该事件进行报道,部分自媒体还重点描述了11月24日上海证监局稽查人员第一次上门淳厚基金办公地,因公司不配合,最终被拦在了办公大楼楼下,以及12月4日第二次进入淳厚基金公司时,在会议室空坐半小时却无人员进行沟通接待等淳厚基金“对抗”监管检查的细节,均刺激舆论热度迅速上升。每经网指出,纵观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在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合规标准要求等方面,公募基金已成为行业标杆的情况下,淳厚基金事件的发生震惊了整个行业。

二是过往负面事件接连被曝出,刺激舆论发酵。据悉,此前长达半年时间内,淳厚基金旗下26只基金产品公布的年度或季度报告均未使用“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的标准表述。其信披中“基金管理人保证”的表述引发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小范围猜测,认为公司内部可能存在股权内斗纠纷等。8月底,淳厚基金发布澄清公告揭露二股东柳志伟存在三重身份之谜,将事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监管于9月14日一次性披露了8张罚单。监管处罚“锤子”落地与金融机构违规事件细节的进一步披露,不仅解答了前期舆论的猜疑,更延续了事件的热度。新奇的“对立”情节与事件信息的不断“外泄”,带出网民好奇心理,刺激舆论进一步发酵。

上海证监局9月14日集中公布的8张罚单明细



舆论质疑淳厚公司股权内斗不负责任
呼吁加强行业合规建设
 

()


部分舆论对淳厚公司系列做法表达质疑。北京商报网发文称,公募机构应积极配合监管,若迟迟不配合整改,很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进程,同时也会影响机构的未来发展和投资者利益,甚至会被列入黑名单,进入市场禁入的行列。另有部分财经自媒体认为淳厚基金“硬刚”监管,是该司控制权的“利益之争”,事件背后可能还存在通过舆论炒作左右监管的诉求。

此外,有观点表示,在淳厚基金股东内斗的背后,呈现出诸多乱象,引发了对“个人系”公募内控和公司治理问题的深层思考。证券时报网发文称,“个人系”公募机构容易成为滋生股权纷争、业务违规等的温床。业内呼吁,除了公司自身调整发展布局的措施之外,期待“个人系”公募机构在退出、转让等方面进行新探索,以便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事件核心争议点未解
亟待更优沟通机制化解难题
 

()


随着监管发声,且明确表达了“零容忍”的态度,舆论纷纷点赞监管回应,表示期待后续监管通报。话题舆情热度趋于平缓,但不排除后续随着监管调查结果出炉,舆论热度出现反弹的可能。

事件中涉及众多核心争议点和疑点并未引发较大范围的舆论关注和讨论,分析原因在于,该事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相比其他社会民生类舆情事件,上述多篇公告动辄上千字的内容,具有一定阅读门槛,对大多数网民来说过于专业。而其中错综复杂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更是“劝退”大部分网民。

而“埋藏”在上述复杂公告中的核心争议点,诸如有关二股东身份认定、股东整改和信披违规困境,可能恰恰是有助于解决公募基金发展难题,助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点,值得监管和行业乃至舆论给予重点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监管未对公告中提及的系列“困境”问题进行针对性回应,诸多待解之谜在最终事件定性前仍存在讨论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舆论再次发酵提供了想象空间。最终,舆论热度过后,可能只有“被监管处罚”“对抗监管”等标签被记住,而这些泛化且模糊的标签,给舆论留下行业发展较乱的刻板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个人系”公募基金行业的声誉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找到更加妥善的解决目前公募基金面临股权纠纷的难题的办法,值得后续行业监管部门和基金公司进一步探讨。


 本期作者

舆情分析师 冯雨婷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