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环节由泛生子药企合作部高级总监黎彦辰博士主持,刘宇婷博士、饶志跃博士和刘华庆博士共同就靶点检测策略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
黎彦辰博士:在新兴靶点的布局策略方面,如何选择和发现新的靶点,并评估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此外,如何在中国及国际市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刘宇婷博士指出,当前中国的创新环境竞争激烈且变化迅速,企业需采取更加战略化的研发布局。早期模仿国外成熟靶点的方式已不再适用,现在应更早跟进全球前沿概念,并确保资产具有差异化优势。借助基因测序、大数据等技术,许多过去认为不可使用靶向治疗的肿瘤有了新的开发机会,中国企业需从中筛选出性价比高、风险可控的靶点,并提升自身验证能力。尽管中国在早期学术研究中有所发现,但将这些源头创新转化为实际应用仍具挑战,未来需更好地利用国内患者资源,提升源头创新的变现能力。
饶志跃指出,新靶点的选择应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例如通过抑制某些靶点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随着精准治疗技术的进步,针对特定驱动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点研发还应关注疾病进展监测和药物耐药性问题,联合用药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长期从事肿瘤研究的他认为,寻找对驱动癌基因有效的靶点尤为重要,这些靶点在临床上更容易被接受并带来显著的患者获益。
刘华庆博士指出,在新兴靶点的布局策略方面,不同规模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策略:小公司可选择“me too”或“fast follow”项目,而大公司则应更多投入first-in-class药物研发,但仍需保持“me better”或“best-in-class”项目。对于已有多个竞争对手的有效靶点,企业应在立项初期明确低风险路径,通过深入优化产品特性(如小分子药物的结构创新)来降低风险。根据公司的资源状况制定策略,资源有限时优先快速推进“me too”项目以确保生存,资源充足时则可适当投入更具创新性的项目。
黎彦辰博士: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如何利用基因诊断和伴随诊断来优化靶点发现、临床试验设计以及药物上市后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的监管环境下,如何确保这些诊断工具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刘宇婷博士指出,企业需提前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如NGS测序或单点试剂盒,并考虑医生的诊疗习惯和患者的用药需求。在中国,由于NGS测序大panel尚未普及且价格较高,常用的诊断方法仍以中等规格或特定突变的试剂盒为主。企业应与伴随诊断公司合作,进行市场和医生教育,帮助识别最适合患者的精准治疗方案,特别是在针对罕见或低丰度突变的药物开发时,需提前规划如何在医生未覆盖该突变的情况下进行市场推广。
饶志跃指出,伴随诊断在药物注册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指导患者治疗中至关重要,能确保入组患者符合试验要求,避免疗效稀释。中国的伴随诊断法规目前相对宽松,但未来需与药物疗效数据关联以验证有效性。为确保结果一致性,药企和诊断公司应共同制定标准化样本处理和检测流程。液体活检等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组织样本检测,更便利的检测方法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检测体验和效果。
刘华庆指出,应在临床前阶段就考虑伴随诊断的需求,因为不同细胞系对外显子变异的检测结果可能影响临床试验效果。例如,某些合成致死靶点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现差异较大,这会影响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他建议在药物研发早期就融入伴随诊断策略,以便在临床Ⅰ期或更早阶段明确伴随诊断需求,并将其整合到整个注册研究方案中,从而更好地支持后续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
黎彦辰补充道,伴随诊断在新药研发中十分重要,他提出以下关键点:首先,在临床试验设计阶段选择高质量且符合规范的CTA(临床试验分析方法)检测产品至关重要,以确保正确筛选目标患者群体,避免因检测不准确影响试验结果。其次,伴随诊断应尽早纳入药物开发规划,明确早期需求,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并确保药物上市后的有效应用,尤其是在美国实践中,通常在Ⅰ期或更早阶段就整合伴随诊断。第三,药物上市后,伴随诊断需高度标准化和一致化,药企与诊断公司应制定统一的样本处理和检测流程,确保结果可靠,并使伴随诊断试剂盒的获批和应用与药物强绑定。最后,他提到液体活检(如外周血检测)等新型便捷检测方法正在快速发展,已在中美两国获批多个产品,未来几年内脑脊液、胸水、腹水等其他体液检测也有望取得进展,极大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检测体验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