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青年节下午,“40 UNDER 40 中国设计杰出青年(2018-2019)全国启动礼”在西安君悦酒店隆重举行,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 IFI ) 2017-2019年度主席、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创始人梁志天先生作为主旨嘉宾亲临现场强力助阵,为广大设计师朋友分享了其设计的背后故事。
▲ 梁志天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 IFI ) 2017-2019年度主席
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创始人
以下采访内容来自网易陕西:
一个人为了生活、为了成功,的确可以放弃很多,可以透支身体,可以抛弃准则,可以藐视一切障碍,可以放弃那些令人软弱的负担。然而,他不能抛弃爱。爱是唯一可以照透内心一切的阳光,爱是唯一可以喜悦到忽略一切疲惫的神奇。设计就是梁志天这辈子的最爱。
乐观严厉 成就工作态度
梁志天说,西安,不是第一次来但是每次来感觉不同,停留的时间和到达的目的地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西安是一座文化古城,它有很多令人向往的故事和古迹,这和香港不同。虽然这几年西安发展很快,但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并没有给这个古老的文化名都带来损害。它依旧很美丽,充满了令人向往的神秘感。
关于五四青年节,梁先生说:“现在的青年很幸福,起码生活上很幸福。但是有些东西消失了,如今的人与人之间缺乏了早前的那种信任感和亲切感。竞争与日俱增,我经常对自己小孩说要加倍努力才能收获更多,这也是我想对现在更多青年们说的话要乐观对待生活,拥有好的心态很重要。”
说起早年经历,他说自己受两个人影响很大。小时候家教很严厉,爷爷一直要求很高,现在已习惯了严格把控任何事;妈妈带给他的是乐观的心态和鼓励,如今他的心态也要感谢妈妈的教导。工作后的作品创作也深受优秀前辈大师们和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无谓关注 坚持自己所爱
梁先生说人的一生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日常不喜欢拍照偶尔拍了也不珍藏。没有习惯去怀念和留恋过往。有些时候被家里人发现自己小时候的学生证了都会兴奋许久,很喜欢这种不刻意不经意的感觉。喜欢一切顺其自然,只管勇往直前的去发现和创造更多未知。抛开工作,私下喜欢运动,每晚12点前睡觉、不抽烟、少量酒,睡眠八小时,运动每时刻。现在出差一大半时间不在家呆,累了在飞机上倒头就睡,唯一克服起来困难的是时差调整。更多时候都会挤时间去打打高尔夫、喜欢出海看看、健身房也是常去的、旅游看设计图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剂量。
“生活一路走来,有很多人帮助我。从小就好动,上学也经常是老师点名批评的对象。”梁先生说到,“被大家关注讨论从不在乎,习惯了众多眼睛里的自己。有些人你在做事,他们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却用自己的水准在衡量人”。
独特理念 运其所需达目的
关于西安建筑他说:西安拔地而起的建筑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筑没有区别。中国建筑带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和文化在里面,这对于国外的建筑师来说反而是一种吸引。人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洁净,古代与现代的融合借鉴,西方与东方文化理念的碰撞。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仅靠摆放陈旧的古老建筑物品堆砌,而应该是充分消化之后的重新演绎。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西方东方文化、思想、设计理念都有其独特之处,合理运其所需,打造自己所爱,它就是一件成功的艺术设计作品。
“比如我为迪拜棕榈岛亚特兰蒂斯度假酒店设计的一个中餐厅时,就是以中国庭院的回归感和中国房子的设计理念融合打造的,体现了不同空间拥有不同功能传达不同效果。用现代艺术之美体现古韵风情”他分享到。
设计来源生活 状态突破自我
关于外界描述他设计风格简约,他这样解释:“简约不是我个人独有的,简约是所有设计爱好者共同拥有的。对我来说,简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中国的文化很讲究平衡,建筑和阴阳学说里面都有体现。这种设计是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沉淀的结果。我比较喜欢现代简约的风格,它非常低调的体现了美学!”
设计的时候您更看重功能还是美学?他说:“我先看重功能,没有功能的设计就是花瓶看起来好看。但是没有设计的功能体现不符合美观。所以先看重功能,在两者综合可虑去选择最合适的。设计不是一种追求,它是一种风格,我是一个很幸福的设计师。我只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不为了风格而去设计风格,设计来源于生活,但是它从心出发更高于生活。我每天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固定的生活模式不是我想要的。”
未来永远都是一个畅谈的话题,梁先生说工作上希望未来五年十年可以更好的去发展运营好公司,做的越来越好;行业领域里继续做好创基金项目,努力做好设计师的责任;生活和家庭里帮助子女按照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去发展,实现理想让亲情可以一直很温暖回绕着整个大家庭。
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勿感于时,勿伤于怀。勿耽美色,勿沉虚妄。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这就是专注热爱,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的设计师梁志天。
从国际顶尖设计师,到全球百大室内设计师事务所“住宅项目”第一位的设计公司创始人,再到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IFI)第一位华人主席,梁志天先生成功演绎着多重身份。而他设计背后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此次“问答梁志天先生”的环节中,特邀西安知名设计师郭刚先生(互动主持)以及党明先生、殷朝伟先生、黄全先生、陈维思先生、孙林先生作为互动嘉宾,与梁志天先生展开对话,探寻梁志天先生设计背后的故事,让现场逾1000名设计师看到了另一面的梁志天。
▲ 梁志天先生现场传道、授业、解惑
▲ 对话嘉宾(从左至右):郭刚(特约主持人)、殷朝伟、党明、梁志天、黄全、孙林、陈维思
对话内容
01
郭刚(互动主持):梁志天老师您在创业的路上,是如何兼顾一个设计师和管理者的身份?
梁志天:我举个例子,我念中学的时候很喜欢运动,是个运动员。运动员分很多种类,如田径它是远动员在自己的跑道上跟自己比赛,你只要跑得快一点成绩就会好一点。但是像足球、篮球,它除了需要自己本身的技术外,还需要团队的合作精神。我从小学到中学都参加了很多运动,是一个全能型的运动员。我工作后的多重身份,就像我在运动中的多重身份一样。有的时候我一个人在想东西,这时是一个单项运动员;有时候我带着团队一起工作,就是队长的身份;现在我是教练的身份,需要去运营与管理好公司。
▲ 郭刚先生
02
殷朝伟:梁老师您是57年的,那您在我们这个年龄(40岁左右)觉得什么是最困惑的?
梁志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几个阶段好像我事业发展的过程。1987年,那时我30岁,我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四十而不惑,那一年,我与从90-97年一起合作的伙伴刚分开,我在思考以后我的路怎么走,我很清楚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40岁最重要的是要静下来,再想想你过去40年做过什么,你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明确的判断能力,然后修正和调整自己的目标跟方向,全心全意的发展下去。这就是我的经验,也希望可以给在座的青年设计师参考一下。
▲ 殷朝伟先生
03
党明:梁志天老师,设计师要如何平衡好甲方需求、处理好甲方的关系,才能确保有好的作品产生呢?
梁志天:我觉得一个项目的成功不可能只有一方面的投入力量,设计师只是一部分,甲方也是一部分,施工方也是一部分,这就形成了一种三角形关系。只有好的甲方、没有好的设计,是没有办法做出好的项目。只有好的设计师、没有好的甲方也是做不出好项目。选好一个甲方,项目出现问题的机会就会变小。反过来说,如果你的公司什么客户都做,客户对你的理解也不一定对,那你错配的机会就提高了。而什么才是好的设计师呢?好的设计师不代表他名气有多大、公司有多少人、产业有多少。好的设计师要明白甲方的立场,站在甲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了解、尊重甲方的要求。有了好的甲方与好的设计师,并确保施工方的水平,项目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党明先生
04
黄全:梁志天老师,您荣任IFI主席以后,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动中国的青年设计师的发展?
梁志天:其实我今天看到黄全的演讲非常感动,一个30多岁的青年设计师有这样的成就确实令人很兴奋,这也代表了中国设计界的希望。在中国的设计师群体中,我发现两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首先是中国设计师的基本功普遍比国外的差。第二,很多设计师都不关心法律,不关心合同,也不关心财务。另外,我们在做很多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士的需求。我希望我的感悟可以慢慢影响到中国设计师对设计的看法,在不同项目可以把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做更好,这样中国的设计才有明天,才会跟世界接轨。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只是做表面功夫,做不长久。
▲ 黄全先生
05
孙林:梁老师您好,在您那个年代网络信息并不发达,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推广自己呢?
梁志天:在中国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我很幸运,那个年代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刚才说我40岁的时候才开始用心专注室内设计,那么首先是我有兴趣做室内设计,第二是中国发展的前景。第三,当时我都给我的作品开发布会,媒体的宣传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它是真真正正把我做出来的东西报道出去,这是天时地利人和。
▲ 孙林先生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