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
“文成公主入藏”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历史事件了,特别是吐蕃使臣禄东赞为了成功迎娶文成公主而与唐廷斗智斗勇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
电视剧
《文成公主》剧照
但是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翻一下汉族的史书就会发现史书中对文成公主的记载很简单,就简单的介绍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前来求亲,然后在贞观十五年,太宗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封宗室女为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同时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这基本上就是汉族史书中记载的文成公主和亲的大概了。
那么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故事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这些故事并不是诞生于中原地区,而是产生于西藏地区,这也就意味西藏地区“文成公主入藏”的记载可能与我们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西藏地区的“文成公主入藏”。看看另一个视角的“文成公主入藏”。
京剧《文成公主》剧照
据藏族史籍与传世文献记载,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藏族地区的百姓们而托生于赞普王室。文成公主则是绿度母的化身,并且文成公主是与松赞干布同时降生的,而
文成公主降生的使命就是成年后嫁入青藏高原,并将汉地佛教一同带入青藏高原
(脸真大)
。
松赞干布作为菩萨的化身,当然很早就知道文成公主的存在与使命了。于是,松赞干布在迎娶了尺尊公主之后不久
(迎娶尺尊公主的故事我们之后会介绍)
,就再次召集大臣下令要派他们去汉地迎娶文成公主,顺带还要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给带回来。随后,以禄东赞(汉族名字,藏族名字为噶尔·东赞)为首的吐蕃使团便踏上了征途。
据记载,这次使团出使唐朝携带了大量的礼物,都有哪些呢?分别是:一百枚钱币、七枚金块还有一件无价之宝的“天衣”。并且在使团临行之前,松赞干布还赐给了他们三个锦囊,嘱咐他们道:“
到时候,唐主将会问你三个问题,你就依次把这三个锦囊呈交上去就可以了。
”
使团一路顺风的来到了汉地的“神京万祥门”(也就是唐都长安),长安的恢弘景象给使团带来了极大震撼,是他们“悚然惊惧”。同时,使团还发现不仅有他们一个使团前来请婚,还有党项、大食、天竺等国的使团也前来请婚。于是,吐蕃使团在安顿好后,并急忙请求面见孔子的化身唐太宗(藏族史籍大都认为唐太宗为孔子的化身,但是《布顿佛教史》则称唐太宗为“唐皇狮子赞普”)。
《步辇图》,三个求娶文成公主的使团觐见唐太宗
使团在面见过程中向唐太宗提出了和亲的要求,据说唐太宗对此很不屑一顾。但是仍碍于面子问了吐蕃使团三个问题,吐蕃使团则按照松赞干布的吩咐将三个锦囊依次递上。
据说第一个问题是问他们的赞普能否在西藏地区建立“
十善法律
”,第一个锦囊的回答则是“汝大唐天子有法律,我吐蕃赞普虽无有戒律,王如喜十善法律,但许公主,我可变化五千化身,一百日之内,即可建立十善法律,此非甚奇稀有之事乎!若如是行,不得公主,我即遣化身军旅五万,杀汝,掳公主,劫掠一切城市而后已。”
唐太宗看了之后呢,十分惊骇,但仍强自镇定,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吐蕃地区
有没有修建佛殿的能力
呢?对此,第二个锦囊的回答则是“汝汉土佛法昌明,有修建佛殿能力,我藏土虽无修建佛殿能力,若喜建佛殿但许公主,我将变化五千化身,修建一百零八座佛宇,殿门悉令向于汉方,此非甚奇稀有之事乎!若如是行,不得公主,我即遣化身军旅五万,杀汝,掳公主,劫掠一切城市而后已。”
看完回答之后呢,唐太宗仍压制内心的恐惧,继续问第三个问题,西藏地区
是否有“五欲受用”
(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呢?第三个锦囊的回答则是“汝大唐天子有财物受用,我吐蕃赞普,无此受用。陛下若喜财物受用,但许公主,我变化五千化身,措办金银财宝,谷粮绸缎,衣服装饰,饮食享用等,使其财富可以比伦天界。又于四方,开四商门,使汝境财物,失自主力,悉摄集于我商门之内,立可成为巨富,此非甚奇稀有之事乎!若如此行,不许公主,我即遣化身军旅五万,杀汝,掳公主,劫掠一切城市而后已。”
反正三个回答最后一句都是“
若如此行,不许公主,我即遣化身军旅五万,杀汝,掳公主,劫掠一切城市而后已
”这种威胁性语句。
事实上,在藏族史籍记载中,当初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时也是这么威胁尼婆罗国王的。
歌剧《文成公主》剧照
唐太宗呢,据说
(据吐蕃史籍)
在看完松赞干布的这些回答后,内心十分恐惧
(???吐蕃史是对杀兄弟关老爹,南征北战就是刚的唐太宗有什么误解?)
,想答应吐蕃的请婚,于是便回宫与皇后、太子、公主等人进行商议。
不过,写到这里,我必须要为唐太宗抱一下不平。
吐蕃第一次求亲的确是被唐太宗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唐太宗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吐蕃是个啥样的政权,以为就是一个落后的小部落。
求婚被拒的松赞干布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松赞干布率军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还大发厥词说如果唐朝不答应和亲,就率军长驱直入直取长安。
对于这种挑衅的话语,唐太宗当然不能忍呀
。随即便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总共率步骑兵5万人进击,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异族首领。
随后不久,牛进达率唐军前锋进抵松州城下,夜袭吐蕃军营,带回一千余级首级。这时,松赞干布意识到自己这次是踢到了铁板了,赶紧撤军并且遣使谢罪。
要不是唐军不能完全适应高原气候,再加上松赞干布认怂的比较快,估计历史上就没有吐蕃王朝什么事了,当然也就没有吐蕃史连载了。
好了,题外话就先讲到这里,我们把目光继续转回到藏地的史籍上
:唐太宗回到后宫后,表明打算答应吐蕃王朝请婚的请求。但是却招致了皇后、公主、太子的一致反对。
皇后说道:“吐蕃太穷了,啥都缺,把公主嫁过去就是让公主受罪,不能嫁过去。我看大食不错,国家很富有,可以把公主嫁过去。”
太子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个吐蕃呢,经常侵扰我边境,杀害我戍边将士,和我们是有着深仇大恨的,不能嫁给他,我看党项兵力强盛,嫁给他不错。”
文成公主本人呢则有自己的看法,只见她说道“那天竺地区佛法兴盛,我又是信佛的,所以我想嫁到天竺去”。除了唐太宗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吐蕃。
杜鹃演绎的文成公主,摄影师尹超
在唐太宗他们争论和亲对象的时候,党项、大食、天竺等国的使团也得到了消息,说唐太宗打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于是,这些使团也公开威胁唐太宗,“若不给我,则将引兵、放火,并将水淹汉地”。这样事情便陷入了僵局,把文成公主无论嫁给哪一个使团都会引来其他使团所代表的国家的报复。于是唐太宗想了一个两边都不得罪的办法,当众宣称“在诸求婚使者中,谁聪明便将(公主)许配给谁。”
没错,下面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各使臣斗智斗勇的故事了。其实啊,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故事是一个删减版的故事,真正的故事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不过这些具体的内容呢,我们下一章再讲。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
吐蕃史
吐蕃史 | 我们的王从天上来的,还是连续七个
吐蕃史 | 像预言中那样“死于刀下”的赞普
吐蕃史 | 君臣合作下的王子复仇记
吐蕃史 | 返老还童、活埋,五赞王时代有多少传奇故事?
吐蕃史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赞普泪满襟
吐蕃史 | 捡漏吞并女儿国,松赞干布爸爸南征北战的日子
吐蕃史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松赞干布13岁就成了没爹的娃
吐蕃史 | 生于何时又死于何时的松赞干布
吐蕃史 | 平定内乱的松赞干布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