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毒情预警”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热传,文章称一种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经理化检验,被发现含有γ-羟基丁酸(我国一类精神药品),喝多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目前多地公安部门已要求下架。
据媒体报道,这款咔哇饮料于2015年左右开始走红,源于国内一档旅途探秘真人秀节目,节目中两位嘉宾登上南太平洋一岛国,并制作所谓“最幸福的饮料”——咔哇酒,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年轻网友中流行。咔哇在多地KTV中有所销售,因其宣传不含酒精,且在网上热销,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
在“毒情预警”引发热传后,有多地相关部门在官方渠道发文提醒注意并要求下架该商品。其中宁波市政法委微信公众号中提到,经公安机关毒品实验室对咔哇饮料的检验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2005年我国就将“γ-羟基丁酸”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而商家宣传的γ-氨基丁酸是经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属于毒品性质。
对于该饮品中所含的γ-羟基丁酸这一物质,记者电话联系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芳教授,陈芳称此前并没有了解过“咔哇”这种饮料,但是γ-羟基丁酸属于一种神经递质,即使有毒,因为是小分子酸,所以毒素应该不是特别大。
陈芳介绍,在食品使用方面,如果要在食品中添加任何物质,都必须符合标准。“由于γ-羟基丁酸不是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所以不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使用,因而如果在产品的配方表中看到这种物质,则涉及到违规。”
此外,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看到,根据2013年公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γ-羟基丁酸已被列入精神药品品种。(北京青年报)
吃货,赞一下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