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汽车出品
怎么打造电动汽车,一直是欧洲汽车试图解决的道路,而宝马集团尝试凭借第六代电池技术的突破,实现豪华品牌向电动化转型的独特路径。
这场以“大圆柱电芯”为核心的动力革命,重新定义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标准,更展现了宝马在电动化时代构建竞争壁垒的战略逻辑——通过技术纵深整合、全球化供应链协作以及对“驾驶乐趣”这一品牌基因的传承,巩固其豪华电动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我们将从技术研发与市场战略双维度,剖析宝马第六代电池的底层逻辑及其对中国市场乃至全球电动化格局的影响。
Part 1
技术突围:
第六代电池的三大底层逻辑
●
结构创新:大圆柱电芯的工程问题
宝马第六代电池选择46mm×95mm的大圆柱电芯,是在特斯拉之后,推出的大圆柱电池的另一种答案,这是在能量密度与热管理效率之间找到了最优解。
相较于方形电池,大圆柱电芯的表面积更小,减少了热扩散风险,同时通过无模组
(Cell to Pack)
设计和电池车身一体化
(Pack to Open Body)
工艺,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辆结构中,节省了30%的线束与结构件成本。
宝马负责生产的董事诺德科沃奇博士强调:“圆柱形电芯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高功率输出场景下更具优势,而这正是宝马运动车型对电驱系统提出的核心需求。”
这条技术路线打破了“电池尺寸越大能量密度越高”的线性思维。
通过优化电芯化学配方
(如采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与纳米级硅负极技术,第六代电池在相同体积下能量密度较前代提升30%,但并未牺牲循环寿命与安全性。
宝马通过慕尼黑研发中心的失效模式分析
(FMEA)
与AI驱动的生产监控系统,将电芯良品率控制在99.9%以上,解决了圆柱电池因生产工艺复杂导致的良率波动难题。
●
全球化协作:技术主权与供应链安全的平衡
选择好的设计,但是怎么做很关键,面对欧洲Northvolt的破产风险与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宝马选择了一条“技术主导+战略协作”的供应链路径。
其核心策略体现在两方面:
◎
技术控制力:针对中国和欧洲市场,宝马保留电芯配方的核心技术专利,仅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合作伙伴开放部分工艺参数。
通过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
(如慕尼黑工业大学)
的合作,其在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前沿领域已储备超过200项专利。
◎
地理多元化布局:在中国、欧洲、美国建立电池工厂,形成“贴近市场生产”的供应网络。例如,远景动力
(AESC)
位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设的电池超级工厂将为宝马提供第六代动力电池产品。
该工厂生产的电池将在宝马美国伍德拉夫工厂进行组装,并应用到宝马斯帕坦堡工厂生产的X系列纯电车型上。本地化电池产能更靠近终端市场,获取地方政策与资源支持。
诺德科沃奇博士明确表示:“我们不会依赖单一国家或供应商,但会通过技术标准输出,确保全球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
中国欧洲市场的供应
宁德时代与宝马合作已久,2012 年宁德时代成立不到一年就拿下宝马订单,如今其电池应用于 BMW iX3、i3 等多款宝马纯电动车型。
2024 年 12 月 5 日,宁德时代在宝马可持续发展供应商日上宣布,将为宝马 “新世代” 架构纯电车型全球及中国市场供应圆柱电池。
2021 年,宝马与亿纬锂能签订 100 亿元大单。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将用于宝马 “新世代” 纯电动车,如 iX1、i5 等主打车型。
●
美国市场供应
2022 年 10 月,宝马集团宣布远景动力
(AESC)
为其新世代车型供应 46mm 直径新型圆柱电池,助力宝马电动化、数字化、可持续转型。
依托远景动力最新电池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性能将大幅提升,新电池能量密度提高 20%,续航增加 30%,充电更快,还能减少整车制造的碳足迹和资源消耗。
远景动力位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电池超级工厂,将为宝马提供第六代动力电池,规划产能 30GWh ,预计 2026 年投产,目前主体厂房已建成。
工厂生产的电池将在宝马美国伍德拉夫工厂组装,用于斯帕坦堡工厂生产的 X 系列纯电车型。到 2030 年,宝马集团将在美国生产至少六款纯电车型。
第六代电池的量产标志着宝马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科技驱动型企业的彻底转型,创新体现
在三个层面:
工艺标准化、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和绿色制造。
通过机器人集群与高精度激光焊接技术,实现电芯组装的毫米级误差控制。部署超过5000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流程,结合云端AI算法预测电池性能衰减趋势,将质保周期延长至10年/30万公里
(行业平均为8年/20万公里)
。
电池生产过程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且回收工艺可将退役电池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符合欧盟碳关税
(CBAM)
的合规要求。
Part 2
豪华品牌的电动化生存法则
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焦虑”与“品牌溢价”的双重诉求,迫使宝马必须重构其价值传播逻辑。
诺德科沃奇博士的回应揭示了宝马的破局策略:
从参数竞争转向体验竞争,第六代电池未公开具体充电倍率,但其“全局最优”设计理念
(平衡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