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PRdaily
IPR Daily(iprdaily.com)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产业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全球知识产权产业资讯、科技情报、政府政策;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并为投资人、权利人提供产业服务。我们客观敏锐的记录分享知识产权产业每一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关于印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指 ... ·  10 小时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  ·  重大工程建设忙 争分夺秒加油干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PRdaily

浅析发明专利修改的三大方式:主动修改、答审修改与无效修改

IPRdaily  · 公众号  · 知识产权  · 2025-02-06 07:31

正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将从专利实务的角度出发,分析‘主动修改’、‘答审修改’和‘无效修改’三种修改方式,探讨其法律约束与实践操作技巧。”

来源: 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黄小栋

在发明专利的申请与授权过程中,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修改不仅能提高专利的授权可能性,还能在专利遭遇无效挑战时增强其有效性。本文将从专利实务的角度出发,分析“主动修改”、“答审修改”和“无效修改”三种修改方式,探讨其法律约束与实践操作技巧。


主动修改:优化技术方案与合法性边界


1 . 主动修改的概述


主动修改指的是专利申请人在提交实质审查请求时,或在收到“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后的三个月内,根据自身需求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的修改。此时,专利申请尚未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申请人可以在较为宽松的框架下调整技术方案。


2. 修改原则:不超范围


尽管主动修改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但《专利法》第33条明确规定,修改内容不得超出原始申请文件的公开范围。因此,修改后的内容必须能够从原始说明书和附图中找到支持,否则将被视为新增技术内容,无法获得认可。在进行主动修改时,申请人可对权利要求进行删减、重写或优化,但这些修改必须基于原始文献中的公开内容。



答审修改:根据审查意见调整权利要求


1. 答审修改的概述


答审修改是指专利申请人在收到审查员的审查意见后,根据审查员的要求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的修改。与主动修改不同,答审修改要求逐条回应审查意见,确保修改后的专利申请能够满足审查员的审查标准。

2. 修改原则:不超范围且避免增加审查负担


答审修改必须严格遵守《专利法》第33条的要求,即修改内容不得超出原始申请文件的公开范围。此外,申请人应避免增加审查员的额外工作负担。例如,新增独立权利要求可能会导致审查员重新检索,从而增加审查工作量;而删除核心技术特征则可能使审查员重新评估发明的创造性,从而加重审查负担。因此,申请人应精简修改并精准回应审查意见,以提高审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工作量。



无效修改:应对无效宣告的权利要求精简


1. 无效修改的概述

无效修改指的是在专利被提起无效宣告后,专利权人根据无效理由或合议组的缺陷对专利文件进行的修改。在无效阶段,专利权人可以修改权利要求书,但不得扩大原专利的保护范围。


2. 修改原则:缩小范围以应对无效挑战


在无效阶段,专利文件的修改受到严格限制,修改只能局限于权利要求的调整。修改必须针对无效宣告的理由进行,方式包括删除权利要求、删除技术方案、合并权利要求或进一步限定技术特征。无效阶段的修改不能扩大原专利的保护范围,否则可能会破坏公众对专利的合理预期,也可能影响市场竞争和第三方投资决策。因此,专利权人在修改时应遵循合理性和公平性原则,确保专利权的稳定性,并保护公众的合法利益。



结语


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贯穿专利的全生命周期,需根据授权前景、市场布局与无效风险进行动态调整。主动修改阶段的技术方案优化与权利要求的分层布局,为后续无效阶段的修改提供防御基础;答审修改时精准回应审查意见,有效降低授权障碍;而无效修改则通过精简与限定权利要求,维护专利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三者环环相扣,实务中需要从前瞻性视角进行统筹规划:既要在授权阶段为专利权稳定打下基础,也要在维权阶段为应对无效挑战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框架内最大化专利的商业价值与技术保护强度。


黄小栋作者专栏

1、企业新战略:专利布局与波特五力模型的融合

2、黄小栋:专利策略之技术驱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

3、60秒商标取名:AI释放创意潜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