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留言送课福利
我本来不打算谈麦琳的,但没想到麦琳的“后劲儿”这么大,大到我即使是在追一部上个月已经完结的医疗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2》里,好几条弹幕都用到了“麦琳”这个“形容词”。
“这位妈妈很麦琳”
“这也太麦琳了吧”
……
(《闪闪的儿科医生2》剧照)
好吧!既然绕不开,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聊聊医院里的“麦琳”们。
开始之前,先说说这部纪录片。
《闪闪的儿科医生》第一部开播时就受到了各种好评。常爸也介绍过,希望大家看纪录片后,能更理解医生、配合医生的治疗。
与第一部相比,第二部同样延续了“人文关怀”这一特点。但不同的一点在于,这一次它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深度挖掘那些潜藏在表象之下的心理症结——这已然成为当下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亦是万千家长目光紧紧锁定、忧心忡忡的焦点所在。
孩子出现抽动问题、割腕问题等,乍一看,似乎是身体机能发出的异常信号,可倘若深入探究一番就会发现,实际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心理上,出现在亲子沟通、亲子关系上。
片中能带孩子来问诊的父母,显然是爱孩子的。
但他们爱的方式,却让孩子感到窒息和绝望。大概也就是这点,让很多网友大呼“麦琳”附身吧。
夜幕降临,伴随着120急救车的声音,一个叫月月的12岁女孩被推到急救室。她的症状是抽搐、大口喘气,医生初步判断是呼吸性碱中毒。
但让人意外的是,月月进到抢救室后依旧情绪激动地大喊:
“你们凭啥冤枉我?”
“冤枉我!”
医生在查体时,月月的愤怒和指责依旧无法停止。爸爸说是“因为做作业的事情。”
月月被妈妈指责做小抄,但月月说没有,觉得妈妈冤枉了自己。
妈妈赶紧解释:
“我就问了一句,我说做小抄了吗?”
“我就随口,就像平时开玩笑一样。”
“我真的没有问过。”
几个人谈话中,孩子的症状略微有缓解。
妈妈又继续说:
“她写作业的时候,拿着手机,确实就是会玩。抓到了,她还不承认。”
“她必须得在网上先学,你说怎么办?”
“你一说,她就跟我顶嘴。”
看到没人肯定自己,妈妈转移目标,指责丈夫说:
“从小到大,我没有让他自己带过女儿一天,没有的。”
引火烧身的爸爸大概是看孩子好点儿了,竟然也改变了立场。
爸爸对月月说:“为什么要跟她吵?冤枉就冤枉你呗!又少不了一块肉。”
好吧!夫妻俩站在同一立场,指责女儿。
月月受不了,说:“平时吵架,他都跟她在一个战线。”
三个人之间短短的几句话,想必大家都能脑补出来这三个人平时在家生活相处的场景。
一个医生介绍了一个心理学概念;狗哨效应。
用在月月身上可以理解为,父母反复用特定的语言攻击她,让她不得不用激烈的方式反抗。但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月月才是不懂事的那个。
爸爸让月月忍一忍,妈妈说月月经常撒谎、顶嘴,但他们却没想过,自己习惯性的否定和质疑已经成了女儿情绪的爆发点。
医生提醒的如此明显,但妈妈并没有意识到。
她是这么说的:
“不要再干出这种让自己过于激动的事情。”
月月回了一句:
“那你别说谎。”
妈妈顿了一下,听到女儿主动提起手机,她又开始反向质疑孩子:
“你看你没事儿就刷手机吧。”
“今天玩一天手机,我叫你停,你不停。”
两个人又开始不停地翻旧账,气氛再度焦灼。
医生直接建议她俩都去心理门诊上沟通课。
在母女俩整个沟通过程中,妈妈始终没问过一句:
“你什么感觉?还难受吗?”
她关心的重点是,谁对谁错。
她反复讲述女儿的日常行为,列举各种例子,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错,是女儿错了。
可证明过后,又能得到什么呢?!
女儿的崩溃和歇斯底里,丈夫的躲闪和逃避,还有看似强势实则无助的自己。
家,是讲“爱”的地方,是“看见”彼此的地方。
可是,很多父母却看不见孩子的需求,看不到孩子的绝望。
月月的妈妈还有机会跟女儿争吵、辩论,另一个妈妈却差点永远失去了女儿。
整部纪录片中唯一一个让医生大喊报警的女孩叫小欣,14岁。
被送到急救室的时候,小欣已经一口气吃下了6片安眠药,出现嗜睡、全身乏力、意识模糊的症状。
医生问家属情况时,跟着进来的两个男生支支吾吾。一问才知道,他们和小欣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只是因为对二次元感兴趣在一起玩儿。
医生很警觉,怀疑女孩是被恶意投喂药物或者想要轻生,要求女孩的家长必须到场,否则立马报警。
两个男孩联系到小欣的妈妈,让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个男孩特意强调了一句:
“您打车过来,路费我帮您报销。”
后来我才明白为啥男孩特意加了这么一句。
因为女孩已经休学在家,跟父母吵架后被赶出了家门。
男孩知道小欣和父母关系不好,担心小欣妈妈赌气不过来,还刻意强调了报销路费的事。
可男孩没注意到,在电话中,妈妈听到女孩要抢救时,斩钉截铁地坚持要抢救。妈妈不是不爱她,只是没让女孩感受到被爱。
妈妈赶到时,女孩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她问女儿:“吃饭了没有。”
但女孩没有回答,反倒转过头拒绝和妈妈沟通。
碰了一鼻子灰的妈妈,找到给女儿安眠药的男孩,问了一通,最后落到了医药费的问题上。另一个男孩立即说:“医药费我都付完了。”
对此妈妈并不买账,她把女儿的极端行为,归结到这些朋友身上,认为他们是“混在一起”的。
但是她却不知道,在自己没来之前,女儿受到了这些“混子朋友”多少关爱。
两个男孩叫救护车,一直跟随左右。其他朋友则陆续来看她、安慰她。
其中一个染发的女孩特别温柔,蹲在床边轻轻地问:
“你还难受吗?”
得知小欣想要上厕所后,立即说:
“没事,我可以陪她。”
这些爱和关心,曾经是小欣想要从妈妈身上获得的,但现在小欣已经完全放弃了。
最为可笑的是,妈妈还特意说,昨天跟女儿聊得好的很,女儿还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这个“好”恐怕只是因为女孩认错,符合了妈妈的期待。
但女孩真心觉得自己错了吗?!
显然没有,否则她也不会因为重度失眠吃了这么多安眠药。
看到这里真是非常的悲哀,在明知女儿有抑郁症状的情况下,妈妈依旧没有“看见”过孩子的内心,甚至采用“抛弃”“不管”的方式,只为胁迫女儿服从自己。
妈妈的爱,充满了条件。
你要足够优秀,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你要符合期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你要足够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有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是压力、压抑。
像这样被“抛弃”的孩子不止小欣一个。
那个提供安眠药的男孩,在跟小欣妈妈对话时,小声地说了一句:
“家长在外地,父母基本不管我了。”
他为什么会有安眠药?他是不是也有严重失眠的问题?他是不是也有抑郁情绪?他又经历过怎样的困境?……
那个男孩只出现了不到一分钟,但我却久久放不下。
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医院急诊室里、抢救室里,这句话一下子就具象了很多。
有还没上小学的孩子腿突然不自控地抖动,妈妈和姥姥姥爷慌慌张张地赶到医院,结果医生一眼就看出孩子在“撒谎”。原因是,父母给孩子安排的课程太多了,钢琴课、围棋课、奥数课……一天到晚都在上课,孩子一听学习就难受。
有智商134的女孩患上中度抽动症,一开始是不自主地摇头,后来发展到眨眼睛、肢体抽动。妈妈却在女儿发作的时候凶孩子“不要抖”,甚至模仿女儿抖动的样子。妈妈一直觉得女儿可以自控的,但却忽视了女儿的感受。
一个孩子长大,是不容易的。一个孩子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也是短暂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第一集讲述了一个孩子接受心脏移植的故事。在那个惊心动魄的时间段里,我从没听到父母对孩子有任何要求,“他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期待。
而纪录片最后一集,讲的是一个女孩捐献器官救助他人的故事,父母签下同意书的那刻,泪如雨下。他们也不再对孩子有任何要求,“她只要能活下来”已经成了奢望。
这个生命的闭环,告诉我们,父母与孩子这一世的相遇,是多么珍贵和难得。
在生死面前,一切小事儿都是擦伤。在爱面前,一切失意都是轻烟。
建议五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跟家长一起看看这个纪录片。再小一点的孩子不太适合,因为片中有不少手术场面,孩子可能受不了。
常爸英语精读系列课程全面上新!
美国国宝级童书《神奇树屋》原版精读课下周四首发,读完《神奇树屋》全系列,轻松斩获20万字英语阅读量!高频词紧密贴合新课标,超90%小初词汇尽在其中。一年读完,初中课外阅读量早早超额达标,英语提升快人一步!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