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当久了,想当一天小孩。”
今年儿童节当天,这样一条话题冲上热搜,让无数“过期儿童”一遍怀念朴素的童真,一遍心安理得地给自己过个节日。在一天时间里,短暂地卸下了成年人的疲惫,感受做小孩的纯粹与快乐。
电影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同样讲述了一个普通小孩的一天。这部冷门影片凭借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引起了众多网友关注,被网友誉为“送给成年人的儿童节礼物”和2024年最可爱的电影。
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海报,
图源 豆瓣电影
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能
让3.1万“挑剔”的豆瓣网友给予了8.1的高分
?有风君带着好奇心去影院一探究竟——
仅从阵容看,《朱同》似乎是一部儿童电影——主要演员无一例外都是小朋友。但导演兼编剧王子川曾表示:“这不是一部儿童片,也是适合每一个成年人观看的电影。”
《朱同》的故事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故事,更像是主角小学生朱同,一个三年级孩子的流水账。
平凡又倒霉一天从早晨挤公交时弄丢早餐开始,紧接着不及格的数学卷子无处可藏,惹恼班主任后又被英语老师批评,寻找课本的路上被巡查的领导看到引发一系列乌龙……朱同被一件件烦心事牵扯着思绪。
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剧照,
图源 豆瓣电影
忧愁的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企图解决这些难题——不及格的数学卷子被爱偷东西的“鸟人”偷走了,班主任遇上了想要带她离开地球的外星人,巡查的校领导看不到隐身的自己……像每一个小学生幻想的那样,可惜都没有成功。
如此还原的童年记忆,也让许多观众观影后表示:“我的童年被拍成电影了”,更有观众发出深深的感叹:
“也许真正丢失了超能力的不是朱同,而是不再能用小孩子纯粹美好的眼光看世界的我们。”
王子川曾在访谈中透露,电影中的朱同总是焦虑于不能获得认可的“讨好型人格”是自己的映射。而将这些经历写成一部充满欢乐和幻想的喜剧电影,也是他抚慰过往不安、与童年创伤和解的过程。
朱同在影片中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成绩差——数学只有36分,态度不端正——作文只有一句话,爱捣乱——弄坏了学校操场的音响。但其实,朱同其实很乖,只是总事与愿违,作文不及格只是不会写故事,弄坏音响其实是为了修理好它。但是班主任牛老师依旧觉得他是需要请家长的问题学生,显然,在既定的评判体系下,只有遵守规矩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事实真的如此吗?豆瓣上有一个名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在他们看来,为了完成上级期待而努力改变自身,成为他人眼中的好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情绪态度合被称为好学生心态。而因这一系列好学生心态导致的负面情绪和行为,称为好学生困境。
“好学生”似乎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在加速内卷中,为了得到父母老师老板的认可,最终变成了自我pua大师。朱同也面临着这一困境。
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的朱同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过去,就像发现自己丢失超能力一样,长大后的某一天,他也会发现自己丢失了童年。
这种不可逆的无力感是我们这些观影的大人的切身体会:我们开始规划和追赶时间,而不是任由它游走着只为看一次蚂蚁搬家;我们开始直面和熟练应对难题,而不是借助幻想中的强大力量逃避痛苦;我们开始收敛情绪和控制五官,而不是保持对自己的诚实,哭和笑都是百分百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