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招聘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娱乐硬糖  ·  都一个月了,还聊哪吒呢? ·  6 小时前  
掌上平度  ·  彻底火了!爆单!为买它,有人等到6月了…… ·  13 小时前  
浙江城市之声  ·  免票,半价,哪吒粉丝的福利来啦 ·  昨天  
浙江城市之声  ·  免票,半价,哪吒粉丝的福利来啦 ·  昨天  
最江阴  ·  破130亿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心安之处是吾乡,奈何悬在北上广?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3-05 12:55

正文

如今,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都处在工作相对稳定,但缺少固定住房和大城市户口的状态。很多人说,常常有一种“悬空感”,觉得自己是“悬”在大城市。


日前, 青年调查 通过问卷网,针对2000名生活在北上广深 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有“悬”在大城市的感觉,44.1%的受访者产生“悬空感”的原因是没有解决户口问题,67.4%的受访者认为“落地”的生活需要有自己的住房,43.6%的受访者希望在30~35岁时实现心目中的“落地”生活。


受访者中,29.6%的人来自北京,43.8%的人来自上海,18.8%的人来自广州,8.0%的人来自深圳。00后占0.6%,90后占28.8%,80后占54.2%,70后占12.7%,60后占3.0%,50后占0.6%。



85.5%生活在北上广深的受访者有“悬”在大城市的感觉

“虽然有稳定的工作,但无论是北京还是深圳,始终都没能给我归属感” 。

“租的房子不方便做饭,加上平时工作没时间,一天三顿都要靠外卖解决,早餐或晚餐经常直接省略掉。”在25岁的章秋霞看来,安稳的生活至少要能在家生火做饭,“很享受那种从市场上买回食材,自己回家烹饪的感觉。但目前对于我来说,在北京还不可能过上这种日子”。


30岁的IT男张瀚之两年前从深圳来到北京发展,目前工作稳定,薪资也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但他对现在的生活并不满意。 张翰之坦言,自己现在“进退两难”。“老家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在北京发展得不错。但是,在北京落户、买房这样的愿望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实现,往前迈的每一步都挺艰难”。但张翰之不甘心就此放弃、回到老家,“我学的专业,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施展的舞台”。


调查中,85.5%的生活在北上广深的受访者有“悬”在大城市的感觉,其中34.2%的受访者感受非常强烈。 11.0%的受访者没有这种感觉,3.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某网站编辑王艳文(化名)在北京工作4年了,依然租住在西直门附近的一间次卧里。谈到产生“悬空感”的原因,王艳文觉得,“主要是因为没有房子”。“房价那么高,很可能一直都买不起。每次一想到这些,就觉得生活没着落”。


23岁的谢铭宇刚毕业不到一年,在他看来,户口才是“身份”的象征。“上学时,用的是学校的集体户口。毕业之后没找到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户口就迁回了老家。”谈起此事,谢铭宇有些失落,“感觉自己被这个城市拒绝了”。



是继续留在大城市工作还是返回家乡?调查中,55.0%的受访者希望继续留在大城市,23.6%的受访者更想回到家乡,还有21.5%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老家河北石家庄的周雄(化名)在广州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回家乡发展。“相比人才饱和的大城市,回到老家反而更能凸显出自己的优势”。周雄觉得,做选择时不应把眼光局限于一时,“要看到家乡未来的发展潜力”。


43.6%的受访者希望在30~35岁时

实现心目中“落地”的生活

“我的同学大都在上海发展,我的生活圈子也在这里,如果这个时候回到老家,反而像个‘外来人’,缺少朋友和人脉”。

“周末,可以和朋友相约去三里屯逛街。需要静心的时候,能找到24小时营业的书店和咖啡馆。还有那么多的艺术馆和博物馆,很多都能免费参观。”在王艳文看来,虽然在北京的生活有诸多不便,但大城市所能提供的其他地方给不了。


陈泽益是北方人,在上海读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他认为,在一个城市中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关系网至关重要。


调查中,59.0%的受访者表示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有更多的工作机会,49.0%的受访者认为大城市的魅力在于能够接触到更多新兴事物和新兴产业,45.3%的受访者认为是交通发达、出行便捷。 受访者认为大城市的魅力还在于:价值观更加自由包容(40.6%)、繁华的商业和丰富的娱乐生活(33.8%)、激烈的竞争能让自己更快成长(30.5%)、演唱会艺术展等文化活动丰富(26.8%)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14.9%)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