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奇爱博士主持的「文慧园路三号」公众号。
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在即,与往届一样或更甚的是,除了官方信息发布,节前最热闹的莫过于影迷之间对于展映片单的奔走相告,或有押宝猜测、或有发声期待,汇集成种种欣喜与刺激。
我们感动于这一行为背后的共识性前提:对电影无限再无限的热爱,亦感激大家对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一向的关注与支持。
昨天,小编在网络上搜罗到一张命名为“凌晨第二版”的往届电影节排片表,扔到工作群里,引发一阵回忆炸。彼时,展映片单在公布之前就像黑市上最紧俏的物品,总是伴随着真真假假,影影绰绰的追问。
今年,我们为着完善服务,一早开展策划与邀片等筹备工作,历时八个月。我们希望在购票与观影之前,为影迷留出充足的时间,提供特色分明的影片细读,编织一张节目之间互动与映照的构思网络。
以下,是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的单元总览与影片大赏。
本届特色的“缤纷喜剧”大展,融汇中外历史、作者与潮流,下设大师雅克·塔蒂、三谷幸喜、梁赞诺夫以及修复经典、京味喜剧、新片喜剧等细分板块,让观众在感受喜剧独特魅力的同时,于比较中发现不同喜剧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趣味:
《玩乐时间》(1967)
法国喜剧代表雅克·塔蒂把默片腔调重新带到人们眼前,在童真和科技、阶级和自然之间寻找喜剧的老派魅力。有获得奥斯卡和戛纳多项垂青的《于洛先生的假期》和《我的舅舅》,也有展现塔蒂创造力和讽刺力度的《玩乐时间》与《交通意外》。
三谷幸喜作为日本著名喜剧导演,从早期的《笑之大学》到最近的《银河道》,一贯天马行空无厘头。有极高创作质量和效率的三谷幸喜总能吸引大牌参演,比如《魔幻时刻》中的妻夫木聪、《了不起的亡灵》中的浅野忠信、《银河街道》中的绫濑遥等等,这使得他的每部电影都有贺岁片的架势。导演还很能激发明星演员的能量,让他们乐于一反往常形象,进行颠覆性的演出。
《了不起的亡灵》(2011)
俄罗斯“喜剧教父”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是一代中国观众的时代记忆,一部《办公室的故事》让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懂得浪漫,“爱情三部曲”中的《两个人的车站》也一并创造了梁赞诺夫的“电影神话”,台词对白充满小人物之间的琐碎热情。
内地于80年代后期兴起风格独特的京味喜剧,王朔的作品被频繁搬上银幕,北京人日常用语中特有的“贫”也成为国产喜剧中的代表性趣味。满载经典台词的大咖之作《顽主》、张艺谋大胆而别致的作品《有话好好说》、陈强、陈佩斯父子搭档的儿时记忆《二子开店》,均在幽默之外一展时代风潮中小人物的生动群像。
《一夜风流》(1934)
修复单元既有喜剧元老巴斯特·基顿的《将军号》,也有伍迪·艾伦的《曼哈顿》。好莱坞盛极一时的疯癫喜剧:霍华德·霍克斯《二十世纪快车》和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用身体与爱情弥合阶级间的差异;60年代意大利式喜剧也以修复面貌收录其中,英俊可爱的马斯楚安尼在两部作品里先结婚再离婚。
纵览这些喜剧我们会发现,喜剧作者通常自编自导,善于结合时代弊病进行创作和讽刺,同时又极具幽默敏锐度,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滑稽趣味瞬间。喜剧精髓在于悲喜结合,从大师的作品中,影迷们可以领略到这一类型的不同精彩。
比利·奥古斯特
比利·奥古斯特(Bille August)是丹麦殿堂级电影大师,凭借两次戛纳金棕榈,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享誉世界影坛。他的作品类型多变,擅长描写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宏大的视角下,却常常满溢着私人的情感体验。
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比利·奥古斯特不仅作为天坛奖评委会主席身份亮相,还将带来职业生涯不同时期最经典的四部电影作品:《征服者佩尔》《善意的背叛》《孤星泪》和最新作品《沉默的心》。
《比海更深》(2016)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说不尽的家庭故事中拳法柔巧而有力,自《幻之光》、《下一站,天国》再到最新的这部《比海更深》,本届展映纵横其廿年创作精粹;奇女子张艾嘉不但精通表演、编剧,导演方面也是好手,她以丰富的人生阅历细腻演绎世间种种真情。
电影是有关时间的艺术,而电影节展中最无悬念,却也最重要的便是时间节点,它以一种人为标识的仪式感唤起我们对时光流动的珍视。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1999)
现代主义电影巨匠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关注人类虚空的存在,作品中充满神秘的气息。在其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放映中,我们完备收录包含其处女长片与谢幕之作在内的十三部作品。
大卫·林奇的作品是一堆与碎石块混杂在一起的金丝线,怪异的想象与独特的表达已足够成就其伟大。他叱咤电影圈半世纪,让我们从初见惊奇到如今甘愿地踏入他卷起的梦幻漩涡。
《姊姊妹妹站起来》(1951)
成立于时代之交的上海文华影业公司汇集战时留沪的电影人,当中包括张爱玲、桑弧、佐临、蒋天流、石挥等等。他们有着极高的艺术旨趣与知识分子情怀,创作出一部部散发着人情温暖的作品。去年我们曾经展映过文华公司桑弧、陈燕燕的部分作品;《小城之春》将文华推上巅峰,但诸如中国人扮美国人的诙谐佳作《美国之窗》,又或《关连长》、《姊姊妹妹站起来》等作品,也在时代潮流之中,以艺术家的真诚体察着新中国初期的变换。
相声大师侯宝林将那天桥下的杂耍点化成艺术。相声电影《游园惊梦》、《美国之窗-杜鲁门画像》成为珍贵的记录,也留存彼时舞台特色与电影化手段结合的实践。另外,侯宝林在文人老舍先生的《方珍珠》中亦有精彩的表现。我们谨以此单元纪念宗师诞辰百年。
《帕特森》(2016)
游览世界各国的前沿新作,展现超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情。口碑热片《完美陌生人》、意大利国宝级导演马可·贝洛奇奥的新片《梦中人》、展现极地风光与成长体验的加拿大影片《两个爱人和一只熊》、《午夜阳光》,以及探究人性游戏的《人生密密缝》、《滚烫的爱》和《怒》作为备受关注的爆款种子都将亮相。
《舞女》(2016)
一带一路横跨中、东、南、东南亚,风土民情复杂而多调。这部分将重磅展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推销员》,讲述了“羞耻文化”与两个伊朗家庭的惨剧,气氛压抑而沉重;约翰尼·德普女儿加盟的4K版《舞女》则是强调明朗的青春;《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里,送奶员库斯图里卡历经战争与情人莫妮卡·贝鲁奇浪漫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