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拾文客栈
有态度、只原创,笑迎八方客,戏谑古今谈。(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已签约维权骑士维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我想见张幼仪!”1947年林徽因病危,执意 ... ·  7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与AI的距离|看·见——图像、AI与人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拾文客栈

历史的另类脸谱: 雾里看花的袁世凯, 失败之处在于失去自我

拾文客栈  · 简书  · 历史  · 2018-02-16 19:42

正文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九十二):雨打风吹流云散。

在北洋历史上,袁世凯作为庙堂之巅的掌舵人,天下群雄的共主,却忘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他不应该恐惧死亡,因为他从未真正活过。晚清宦海,他先是李鸿章的半岛弃子,接着是荣禄的马前卒,头顶还有慈禧这座五行山,即使再想折腾,他也逃不过自己的宿命。本意在“中原鹿正肥”的时代断面建功立业,却不得不苟且于欲望泥淖的鸡零狗碎。对于袁世凯这位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时代强人来说,最大的失败是失去自我。那个波澜诡谲的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上下醉梦”,袁世凯虽然拥有着常人无匹的阅历与洞察力,但是感觉和明白是两码事,这位强人终究还是站在时代的断崖前雾里看花。

但是之所以说袁世凯是雾里看花,因为在那个时代,即使周树人这样洞察力无人企及的先驱,能做的仍然只有奔走呼号,或者是摇着蒲扇坐在绍兴会馆的槐树下消磨生命,落到实处实在是太难。袁世凯也召见过当时三十出头的周树人,接见的时间虽然不长,因为当时的周树人只是一名北洋庙堂的科长,他这一生中也只见过袁世凯这一面,但是评价却是:“整个北洋时期,只有袁世凯略知该怎样对待读书人,为保持稳定也最为有力。”而袁世凯看来,周树人不是一位称职的职员,但是却有着超人的观察力。在周树人看来,北洋这个大舞台只有台面是新的,招牌是新的,座位可能也是新的,但是唱戏的还是老人,剧本还是那些旧桥段。

其后,袁世凯还清楚另一个事实,那就是看似改朝换代,客观环境的本源却仍然根深蒂固,人们缺乏进步所标志的善意与坦诚,还是习惯于无耻与虚伪,空气中弥散着暴戾和愚昧的氤氲,想要拨云见日,却没有合适的土壤与秩序,这些客观的压力背后,直接带来的就是故人心易变。那个曾经激扬奋进的北洋团体早已老气横秋,袁世凯开始迷失自我,雾中的风景主要有两件棘手的问题。第一件是如参加过围剿白朗起义的蔡锷所言,袁世凯安身立命的本钱北洋军,此时已经不堪大用。第二件是割据一方的北洋军头,已经逐渐形成各自的利益团体,相互倾轧的同时,动不动就与庙堂中枢叫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