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汤圆出现之前,元宵节吃啥?饺子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我想见张幼仪!”1947年林徽因病危,执意请求见她。见面后只说了18个字,令张幼仪一生难忘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13 08:00

正文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远赴欧洲,开始了她的游学生涯。

伦敦的街头,烟雨蒙蒙,石板路上映着昏黄的灯光。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她遇见了徐志摩——一个已经结婚却自认为“单身”的男人。

徐志摩对这段包办婚姻毫无感情,甚至觉得自己的妻子张幼仪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

直到遇见林徽因,他才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灵魂伴侣”。

林徽因那时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徐志摩的热情,她既心动又困惑。

徐志摩的才华横溢,谈吐优雅,让她不禁为之倾倒。

两人常常一起漫步在伦敦的街头,谈论诗歌、哲学和人生。

徐志摩的热情像一团火,燃烧得越来越旺,他甚至开始幻想与林徽因共度余生。

然而,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复杂的。

就在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逐渐升温时,张幼仪远渡重洋,来到了伦敦。

她的到来并没有让徐志摩感到欣喜,反而让他觉得是一种负担。

白天,徐志摩依然与林徽因谈天说地,晚上则回到家中与张幼仪同房。

不久后,张幼仪怀上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然而,徐志摩对这个孩子毫无期待,甚至逼迫张幼仪去打胎。

张幼仪坚决拒绝后,徐志摩竟然一走了之,留下她独自面对这一切。

当徐志摩再次出现时,张幼仪已经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

然而,徐志摩并不是来关心她们母子的,而是来提出离婚的。

他急切地想要结束这段婚姻,因为他得知林徽因即将回国,他害怕错过与她在一起的机会。

张幼仪心如刀割,但她知道,这段婚姻早已名存实亡。

最终,她同意了离婚,带着两个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徐志摩的“爱情追逐”并没有如愿以偿。

当他风风火火赶回国内,准备向林徽因表白时,却发现她已经与梁思成订婚。

徐志摩感到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林徽因会突然选择别人。

其实,林徽因早已用理性战胜了情感。

她曾对朋友说:“徐志摩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理想中的我。”

她知道,婚姻不仅仅是浪漫的爱情,更是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

失去了林徽因的徐志摩,并没有回头去找张幼仪,而是与有夫之妇陆小曼走到了一起。

陆小曼是个风情万种的女子,她的奢侈生活让徐志摩疲于奔命。

为了满足陆小曼的开销,徐志摩不得不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奔波,最终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多年后,张幼仪在谈及这段往事时,曾对后人说:“我不痛恨陆小曼,但我痛恨林徽因,她玩弄了徐志摩的感情。”

张幼仪认为,林徽因给了徐志摩希望,却又转身嫁给了别人,这让徐志摩对她更加绝情。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出现,或许徐志摩不会对她如此冷漠,她也不会成为“豪门弃妇”。

林徽因病重时,曾请求见张幼仪一面。

起初,张幼仪并不愿意去见她。

毕竟,她们从未真正见过面,而林徽因在她心中始终是个“情敌”。

然而,在林徽因的再三请求下,张幼仪最终还是去了医院。

林徽因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

她看着张幼仪,轻声说了一句:“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

张幼仪后来在自传中写道:“林徽因的道歉让我感到意外,但我也明白,这段感情的纠葛并非她一人之过。”

的确,在这场感情的漩涡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与选择。

徐志摩追求的是理想中的爱情,林徽因选择了现实的婚姻,而张幼仪则在痛苦中找到了自己的坚强。

或许,正如张幼仪所说,即使没有林徽因,徐志摩与她的婚姻也未必能走到最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