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百姓关注
贵州广播电视台2频道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警车连撞3车后驾驶员逃逸?通报来了 ·  6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受低温凝冻影响,贵州多路段临时管制 ·  昨天  
贵州日报  ·  受低温凝冻影响,贵州多路段临时管制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一飞机在菲律宾坠毁!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百姓关注

传承百年的八大碗、山泉水烹制的辣子鸡...在贵州这个古城里,给舌尖一场美味的享受

百姓关注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5-16 18:01

正文


由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独家冠名播出的《这里是贵州》第二季开始了,今天,记者带大家到古城去,寻觅舌尖上的老味道。


《这里是贵州》第二季


第一站 清镇

卫城至今已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素有“小荆州”之称。来到卫城,首先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镇西卫城垣遗址。



镇西卫城垣,始建于公元1630年,长3.2公里,依城外起伏山脊而建,砌墙用石重达数百斤乃至数千斤,地势内缓外陡,易守难攻,在明末朝特殊时期是控制水西的防御环城带,这也让卫城成为抵御外敌的军事重镇。但经过300多年的历史长河的冲刷,那座巍峨连绵的古城墙仅剩下这一壁残垣,只有被风吹过的石面还在无声的诉说着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穿过古城墙,来到一条不知名的街巷,街巷虽然无名,但是街巷的一处小店铺却是家喻户晓,因为这儿的老老少少都喜欢它,喜欢它不仅是因为它的唯一,更是因为它的味道。




这家专卖清明粑的小店在卫城镇上已经开了近40年,它也是卫城唯一一家卖清明粑小吃店。采些野生清明菜揉进面里,再把花生、芝麻,引子,玫瑰,红糖和泥成馅儿包进去,在平底锅里烙上那么几分钟,一块清香软糯的清明耙就完成了。但这还只是餐前小点心,要说卫城美味,还要属卫城八大碗和辣子鸡最为有名。

案台上摆放的种种食材让人看得可是眼花缭乱,八大碗的传承人黄斌正在忙活着打蛋清,他说,这项看似简单的技艺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了,非常有讲究。


打完蛋清,接着选用Q滑爽弹的猪蹄筋和鸡胸肉打成绒,放上一点儿肥肉,再将之前的蛋清泡倒进去,搅拌均匀,装进一朵朵竹花里,“八大碗”中的第一碗——“鸡绒蹄筋”就完成了。

而“八大碗”中的另一碗,也是以蹄筋为主要食材,但这道菜食材却更为复杂,颜色也非常漂亮。


漫长的准备过程结束后,八大碗终于被抬进了蒸笼,接受高温的最终升华。“八大碗”看似清淡,但每一碗菜都融合了丰富的食材。黑、白、红、黄、绿,尽在其中,使得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有丰富的层次感,也体现出了“八大碗”中的阴阳平衡,和五行之道。



在卫城,“八大碗”是最重要的一套菜式。谁家要摆酒宴请宾客,都必须准备“八大碗”。由于它营养丰富,口感适宜,也是所有年龄段的乡亲都爱的美味。可以说,这“八大碗”不仅是卫城人民的美食,那香味也缠绕着每家每户的记忆,和故事。

在等待“八大碗”的过程中,专做辣子鸡的魏师傅也准备给我们露一手了。

魏师傅:我们这个采用的料是关键,一个是鸡是本地放养土鸡,第二辣椒是本地辣椒,第三就是我们自己的油菜做成的菜油,全部都是卫城本地土生土长的食材。


这光听听,口水就已经快忍不住流下来了。魏师傅也不含糊,几下就将一只肥美的土鸡砍成了小块儿。紧接着,将这些鸡块放进大油中过一遍,捞起后再次倒入少许本地菜油,将鸡肉和独家秘制的辣椒酱放进去翻炒,撒上少许调味料,加上一小碗大蒜。


为了受热均匀,魏师傅抡起十多斤重的大铁锅不停翻炒鸡肉,让每块鸡肉上都均匀地被辣椒和调料的原香所包裹。翻炒几分钟后,这一锅鸡肉闻上去已经香气扑鼻,但这还没完,魏师傅把鸡肉又倒进了高压锅内,加入两大碗卫城独有的山泉水,再次进行烹制。


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院儿里,静静地等待汁水渗透到每一碗食材中,又等到香味渐渐蔓延开来。终于,卫城最有名的两种菜式:辣子鸡和八大碗被端上了桌。


融进了技巧与功夫的八大碗,混合了时间与火候的辣子鸡, 卫城 ,不仅能 品尝到舌尖上的美味,更 体会到和谐的邻里情和浓浓的原乡情

记者:李娅男 李智超


视频:卫城·味城

(视频时长:6分08秒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这里是贵州》宣传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