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当娃哈哈、荣氏、小天鹅、雪花等各行业领军企业拔地而起成摩天大厦时,谁也不曾想到20年后的今天,被贴上了“转型困难户”的标签,可惜的是他们经历了工业2.0、工业4.0的大风大浪,但最终无奈的停滞在了互联网3.0时代。
有人说,这是因为老板思维僵化、对线上不重视。看到别人在做就说自己也要做,只停留在口头,却没有付出投入的结果;也有人说陈旧的体制使得管理层长期做线下业务,对于线上无感,导致执行力不够,且负责人员学习能力低,缺乏相关专业型人才。但最终的原因无非是传统企业不懂消费者,尤其是以90后为主的主流消费群体。
曾经何时,当90后已然成为当今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时,也预示着一个新买卖时代的来临。90后的特性以及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消费习惯,为个性化产品买单成为多数90后消费者的初衷。因此当传统企业正小心翼翼的进行“互联网+”改造时,却不知早已被90后消费潮流淹没。
例如中国饮料界老大“娃哈哈”,在经历了2012年业绩首次下滑的拐点后,不仅没有实现宗庆1000亿的目标,还让业绩再次跌落到了600亿以内,而当年那些广为熟知的娃哈哈矿泉水、AD钙奶、营养快线等明星产品也被统一、农夫山泉等产品“挤”出大部分线下零售卖场,这样的惨状在十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互联网+”在倒逼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而娃哈哈也在2015年从饮食行业中率先冲进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开始横向上的一体化战略,但面对日益跌落的市场份额,也许娃哈哈需要做的并不是高科技生产线,而是重心认识当今主流消费者,以及制定一个符合年轻消费者的营销活动。在这点上,农夫山泉就做的很不一般。
如果说娃哈哈的存在是震慑山河,那么农夫山泉的改变足以撬动山河,同样是走在了转型的道路上,农夫山泉首先发出的年轻信号让其在互联网时代得以迅速超越,从“农夫山泉有点甜”开始到“我们不生产水,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广告语的改变不仅透露出农夫山泉从概念上拥抱年轻人的心态,而且将个性化融入到产品当中,在繁杂的饮水市场很快就凸显出与众不同,随后的一系列工业设计产品更是带动了年轻消费者为创意买单的理念。
如果说个性化营销是传统企业需要关注点,那么产品才是传统企业的痛点,在一个人人以互联网思维去认知产品的时代,考量的标准又会不一样。
首先产品更新,个性化的定制会让一种类别产品拥有多种新生状态出现,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例如过去我们买蛋糕,一定会去味多美、好利来等当地大型烘焙老店购买,而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像是诺心、米卡米卡等创意蛋糕以及个人DIY等性价比高、有创新的蛋糕烘培坊的出现,势必会席卷原有蛋糕坊的市场份额。
其次产品实力,信息媒体时代,产品无论好坏,传播速度都非常快,这意味着产品实力尤为重要,较之这点,兴起的互联网企业比传统企业有更高的警觉性。几年时间,我们能发现很多历史悠久的产品逐渐消失在购买行列中,取而代之的是贴合度更高,口碑更好的新产品。难道说老产品不好了吗?并不是,正是因为它们没有了新鲜感、没有了创新、没有了购买欲望,所以一旦老产品遇见了新购买力,结局注定是淘汰。就像之前提到娃哈哈的落寞归根结底是缺一个新的标志性产品面世,加之依靠过去的辨识度本不高产品存活,终究被淹没在了越来越多的竞品当中。
最后线下与线上的较量。商务部日前发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国网络零售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且网络零售逆势增长领跑零售业。
从购买的大环境来看,传统企业决不可忽视线上,从销售渠道上看,我们应该因地适宜的去看待以上数据,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传统企业都适合线上,有些企业的销售渠道80%适合在线下,而有些则可以将80%移动到线上,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入驻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原因。
尽管传统企业中80%以上都是生产制造业,但无奈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在营销即市场的互联网时代,精准营销成为各大企业较为认同的传播方式,而关注90后消费者的一举一动才是传统企业拥有转机的核心,做事前先问问自己拿什么来打动90后年轻消费者,毕竟在商而言,谈的就是买与卖的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