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孩别怕
为中国女性安全,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强调 ... ·  13 小时前  
微观三农  ·  如何避免节日盛宴变“剩宴”? ·  昨天  
微观三农  ·  四位驻村干部的新年打算 ·  昨天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黑色】锰硅:成本支撑VS供给过剩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女孩别怕

这种被认为是性病、艾滋的怪病,中国三分之一的人都得过

女孩别怕  · 公众号  ·  · 2020-10-22 11:30

正文


大家好,我是田静。

我的同事童姥前段时间得了一种病,她说这段经历简直让她 痛不欲生。

另一个同事姬老爷说自己小时候也得过,当地的老人管它叫——

「蛇缠腰」。

在那个年代,如果有人得了这个病,在腰上长到一圈,人就没了。

当然,以现在的医疗水平,不会让人因为这种病死掉, 但是却以极快的速度 「年轻化」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都得过。

今天我们找到一个被这种病折磨了半个月的亲历者, 帮大家揭开关于它的更多真相。

防止大家因为不了解实情或某些偏见,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有一种痛叫 生不如死

你们知道比孕妇生孩子还痛的疼痛是哪一种吗?

我!知!道!

就在今年5月份,我体验过。

那就是 带状疱疹 引起的疼痛。

图为某网友把生孩子和得带状疱疹的疼痛进行的比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有段时间,我立志要做一个瘦子,于是便有规律地每天去家附近的操场跑步。

跑步的第2天,从3公里增加到6公里,结果一觉醒来,腰部这边开始痛。

一开始,我以为是肌肉的拉伸疼痛,就没在意。

后来发现是神经疼痛,我觉得可能是哪哪哪儿扭伤了吧,碰巧扭到神经了。

这里要敲敲黑板,画个重点: 一定要区分好是神经疼痛还是肌肉疼痛。

神经疼痛是从由内而外发出来的,像烧灼样痛、牵拉样痛、电击样痛或者刺痛;而肌肉疼痛是仅限于外部的酸痛。

官方术语不好理解?没关系,后面我会着重讲一讲到底有多痛。

反正肌肉酸痛和神经疼痛,两者有本质区别。

可是当时的我始终没有在意,想着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但没想到几天后,不仅没有好转,还开始起红色的东西,并逐渐转化成疱疹。

因为过于恶心,我就不把我当时拍的照片放上来了。

大家可以看一个缩减版本,算是带状疱疹的早期状况。

右滑动查看图片


我的症状比这个严重很多。

那个水泡像一个个透明的小玻璃球,呼之欲出,现在想想头皮都发麻。

这个时候我才发觉不对劲,就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才知道自己是得了带状疱疹。

此刻,距离我出现带状疱疹的症状已有5天。

我赶紧去了医院,医生看完立马就说,确实是带状疱疹,需要进行治疗。

这是医生给我开的两种口服药物十外敷涂抹药膏

于是,从这一刻开始,我才算正式走上了对抗带状疱疹的道路。

我因为这个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下面,我想先说说我得带状疱疹带来的生理痛苦。

那些天,可以说是生不如死。

痛,成了当时的核心关键词。

到底有多痛?

我们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

自己的神经被人用刀一刀又一刀地划,自己的神经被人用针一针针地刺。

而且,这种长在皮肤上的疱疹总是会不小心碰到,真的有一种让人万念俱灰, 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只要衣服稍微碰一下,呲溜溜的那种钻心的疼痛;

只要稍微有风接触我的皮肤一下,就会火辣辣的刺痛;

只要睡觉稍微翻个身,就能体会到刀割般的感觉;

挠也挠不到,抓也不敢抓,从身体内部透出来的,一天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伴随着的“嘶嘶”的挠心般的痛。

那段时间,我整夜都睡不好吃不好,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焦虑、难受的情绪蔓延,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这种痛苦终身难忘。

我以为自己只要能抗住生理病痛的折磨就会好起来;

万万没想到受到的心理压力,是带状疱疹带来的另一个可怕之处。


性病?艾滋?水痘?

对带状疱疹的偏见太多了


我得了带状疱疹之后,做的最蠢的决定就是,把自己的病的事和几个朋友说了。

我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安慰,反倒造成了更多困扰。

带状疱疹?你这不是得了性病吗?

我的一个朋友当时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着我,说出这么一句话。

另外一个朋友直接跟我说:

“你该不会是因为艾滋病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才得了这病吧。”

气的我当时直接要把他俩拉黑。

后来,我去查阅相关资料,才发现这明明是偏见,长在腰部的带状疱疹并不是性病。

但是,网上确实有不少关于「艾滋病和带状疱疹的到底是否有关」的讨论。

有一个网友说,她长过两次带状疱疹,可是她压根还没有交过男朋友,应该不会是艾滋病吧。

图为某网友的担心

另一个高二的小朋友因为身上有带状疱疹,所以查出艾滋病。

图为高二小朋友得带状疱疹看医生,却查出艾滋病

其实,通过这件事不难发现:

艾滋病可能会导致带状疱疹,但不代表有带状疱疹就一定得了艾滋病。

这个我没有瞎说,是有专业医生说过的。

△患带状疱疹的人不一定有艾滋病

这两件事搞清楚后,我开始有意无意的提醒身边朋友注意这个病毒。

结果发给一些朋友后,他们都回答,我小时候得过水痘了,不会得。

这是错误的,因为 带状疱疹≠水痘。

因为得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依旧潜伏着这种病毒,当我们到了中年或者老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了,就会引发带状疱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疱疹的位置。

水痘是遍布全身的,是红斑、水疱,会有糜烂症状;

而带状疱疹主要局限于身体的某部位,比如腰部,通常呈单侧、单部位发作。

再者,传染性也不同。

水痘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学生得了,可能会导致学校学生全部停课;带状疱疹的传染性比较低,不需要特殊隔离。

图为专业医生的解答

总而言之,理清楚两点:

第一,这根本不是性病,也不要胡乱猜测自己是否得了艾滋。

与其自己吓自己,不如直接去医院查一查。

第二,不要觉得自己得过水痘,就不会得带状疱疹。

只要你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就会跑出来。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知道,这种被误解和污名化的十分痛苦的病,其实非常普遍。

到底该如何避免得上带状疱疹?

万一不小心得了,又该怎么治疗呢?

于是,我用自己的血泪教训整理了一份「带状疱疹自救指南」。

看了就是赚了。

带状疱疹自救指南

第一,先学会识别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

在我国,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每年影响近300万成年人。

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估计,60岁以上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65%,70岁以上的发生率为75%。

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所以高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发病率以及住院率、病死率都会升高。

在带状疱疹的前期,会有轻微的疼痛,注意,一定要区分好皮肤的刮伤,肌肉的扭伤和神经疼痛的区别。

配合单侧身体游走疼痛,比如说腰腹的一边是否连带着疼痛。

与此同时,记得每天观察疼痛部位是否有发疱疹。

第二,不要用「奇葩」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在我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有不少人建议我使用一些偏方。

而且,不止一个。

我有一个侄女的妈妈直接说用什么符咒。

我:?????

还有一个上了岁数的奶奶跟我讲。

“你直接涂点口水,我们这边都是这样做的,可以治好多病呢;”
“千万别去医院,那是浪费钱啊;”

这些偏方,先不说有没有用,如果治好是一说,治不好或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据有关数据统计一一一

5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约有30%以上会留下后遗神经痛,通常与拖着不治,使用土方法,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一旦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病程短者几个月,长者十余年,患者苦不堪言。

长期慢性疼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精神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理能力丧失。

或许,会有很多人说,偏方在一定程度上有用,可我想说,这是概率性问题,如果可以,请尽量相信医生,进行系统性治疗。

要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连医生都不愿意听,却愿意相信一个江湖术士的偏方的人。

第三,身体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发现不舒服,一定去医院做检查。

我一开始不舒服,没重视,先拖了一下下,后期严重时才警觉起来。

其实,我在神经疼痛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那么或许我现在身上就不会留下这样的斑痕。

我以前的思想和我妈一样 总觉得去医院很浪费钱,检查万一没病,岂不是亏了吗?

可,自从得了带状疱疹后,我时常劝她:

检查出来没有病,不应该庆幸嘛,检查花的一点小钱换来一个心安,换来一个及时的医治,才是真正的不浪费钱吧。

第四,此病可预防,但目前只针对老年人。

在今年7月15号,北京和睦家医院首席医疗官孙芾在院内接种了首针疫苗,这标志着我们开始正式进入带状疱疹疫苗时期。

目前,带状疫苗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限量供应,接种对象为50岁及以上人群。需要打两针,每一针1603.5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