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俱乐部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昨天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昨天  
聪明投资者  ·  我所见过的梁文锋 ·  2 天前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2 天前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本田想控制日产遭拒,全球第三大车企合并告吹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俱乐部

谷歌要给自己找麻烦?在安卓之外再做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华尔街俱乐部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8-24 00:16

正文


腾讯科技编者按 《快公司》网站日前发表文章,对谷歌(微博)开发一个全新操作系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现有操作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谷歌此举的动机进行了推测,以下为原文:


上周,谷歌一个团队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们悄悄透露自己在构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名叫Fuchsia。从理论上说,Fuchsia是谷歌Android的竞争对手。


Fuchsia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开源操作系统。它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运行,无论是单一用途的设备(比如自动取款机ATM和GPS单元),还是桌面电脑,都是它的用武之地。但是,与Android不同的是,Fuchsia并不是一个基于Linux的系统,也没有以其他支柱型软件为基础。它是从零开始构建的。


Fuchsia仍处在构建的早期阶段,而且有可能是个实验性项目。谷歌目前尚未提及它将如何使用Fuchsia。软件发展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为什么谷歌要从零开始构建操作系统呢?它的理由有很多。


━━━━━

内核的问题

━━━━━


对于你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有一些事情可能你还不知道:大多数时候,它们使用的都是稍加改动过的古老软件“内核”。 Android使用Linux内核是1991年开发的,Mac OS X、iOS和苹果的其他平台是基于Unix系统的,那是AT&T贝尔实验室在1969年启动的一个项目。Windows计算机则是基于Windows NT内核,其历史可追溯到1993年。


内核的目的是管理操作系统最底层一些活动。它处理来自硬件设备(比如键盘)的请求、安排日程任务,对文件和存储器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操作系统的复杂活动进行了抽象。这么做有很多好处,比如让开发人员无需了解打印机的具体型号,就可以令app执行打印操作。


Unix、Linux和Windows NT这样的老式内核一直在挑大梁,似乎与科技业一向求新求变的风尚相矛盾,但行业分析师贺拉斯•德度(Horace Dediu)认为,从最底层的角度来看,计算基本上是相同的,和几十年前区别不大。举例来说,如今Windows计算机上使用的芯片,就是首台IBM PC上英特尔处理器的嫡传后裔。从这个意义上说,内核不过是一种通用产品。


“我们使用的仍然是完全相同的架构,完全相同的计算方式——寄存器、逻辑门、晶体管——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没有必要开发一个更好的内核,”德度说。 “内核我们已经搞定了。”


可能是我们以为已经搞定了。现如今,我们正在把传感器和计算能力塞进更多的设备里面,比如把普通住宅改装为智能住宅,让所有东西都能联网(也就是物联网)的时候。谷歌之所以开发Fuchsia,可能是觉得Linux这样的老式内核不适用于这一代新的设备。因此他们想为新的世代研发出一个新的内核。 (内核本身被称为Magenta,它以谷歌近期的另一个实验性项目LittleKernel为基础)。


扎克•苏帕拉(Zach Supalla)在硬件开发工具和物联网服务提供商Particle公司工作。他指出,Linux用在小型计算设备上时有些问题。


首先,对于这类设备来说,Linux过于庞大了。尽管Linux内核是模块化的,开发者可以去除多余的部分,但它还是会占用大量空间。这意味着要把Linux内核塞到一个价格便宜的微控制器里比较困难,你必须选用更大、价格更高,更加耗电的处理器。


“整个供应链本来可以以远远更低的成本制造品质更高的东西,”苏帕拉说。


另一个问题是,Linux不是“实时”的。自动取款机、医疗产品和其他单一用途设备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它们不一样的是,Linux是靠一个时间表来处理多任务的。虽然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通用计算机的性能,但却也会给那些需要精确定时的设备带来麻烦。像3D打印机,汽车内部的很多电动控制装置等等,都对精确定时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你想确保这些设备在某个微秒准时启动,你真的不希望由一个进程来决定运行时间,”苏帕拉说。


对于物联网应用来说,像Linux这种通用的操作系统可能会不太安全,苏帕拉说。它的代码更多,这也就意味着需要防范的漏洞也会更多,你必须使用防火墙或者VPN来解决或封堵这些安全漏洞。


“使用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优点之一,就是不需要封堵任何东西,”苏帕拉说。 “你不需要运行一堆你必须小心留神的东西。它只运行你写的软件,不会运行其他任何东西。”


但在软硬件通信方面,Linux仍然有很大的优势。苏帕拉认为,谷歌开发Fuchsia是希望把Linux和嵌入式系统这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当今主流的嵌入式系统包括FreeRTOS和ThreadX等,


“他们可能想要开发一个抽象程度达到Linux水平,但性能、体量和实时性与RTOS相当的操作系统,”苏帕拉说。 “这样的操作系统有很大的价值,我觉得从理论上说是可以办到的。只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


━━━━━

扩展性问题

━━━━━


如果Fuschia针对的只是小型设备,它可能没有那么引人瞩目。但是Fuchsia的开发人员有更远大的雄心,他们声称该操作系统可以扩展到智能手机和台式电脑上。从理论上讲,Fuchsia可以直接替代谷歌的Android和Chrome OS。


谷歌为什么要这么做?苏帕拉认为,从零开始或许可以构建出更高效的操作系统,从而获得更高效的服务器——谷歌一向都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他还指出,兼容台式机有助于模拟大量小型设备同时运行,确保它们可以在大规模使用的时候正常运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