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更食堂
每晚一个睡前暖心故事,陪你说一世晚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春节麻将局,不要太当真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特朗普对华加征10%关税,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国书法,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更食堂

职场中,女孩脸上要有这五个字

二更食堂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04-27 21:41

正文

文 | 艾小羊

来源 | 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


《北京女子图鉴》热播,有人说是女演员假脸图鉴,更有很多北漂姑娘觉得它是打着励志标签的玛丽苏剧。


我没混在北京,不知道北漂女孩到底怎么生活。但混职场的人,一定觉得有一个情节特别熟悉、格外真实。


高总带陈可依出差,半夜打电话让她去自己房间帮忙拿烟,想趁机把她推倒。陈可依坚决拒绝了高总,女同事趁机上位,出差回来立刻升职加薪,成了“睡得好”典范。



虽然情节简单粗暴,但现实生活中,有如假包换的复刻。


一个老总被查,竟然在本公司挖出7个“情人”,“情人”们被轮番请去纪委喝茶,大家才恍然大悟:难怪她工作不如我,升职比我快。


对于职场潜规则,有人想利用,有人想逃避,想逃避的比想利用的多。或者说聪明姑娘都会主动避开这个坑,毕竟这是玩火,没有极高的情商和运气,基本上只是被玩,很难玩好。


在欧美,职场新人必须接受防性骚扰、性侵犯培训。我国防治职场性骚扰机制研讨会的数据显示,北京受职场性骚扰困扰的女性高达40%。


只有45.6%的被骚扰者会明确警告骚扰者,选择屈从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受害者高达54.4%。


在受到职场性骚扰的女性中,20至29岁的年轻女性比例最高。实习生、职场新人和离异女性是职场性骚扰的高发区。


我朋友柳小姐,在公司一直隐形离婚,我说离婚又不丢人,为什么不能讲。她说:“为了不被男领导欺负。”


还有些年轻女孩故意在男同事、男上司面前跟真假莫辨的男朋友秀恩爱,也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防范性骚扰。




我咨询过身边的男性,大多数男人的性骚扰底线很低,觉得女生被摸一下不算什么。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们女人干嘛那么较真,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这是一个老总亲口对我说的。


他吐槽女员工越来越不懂事,在茶水间被男同事摸一下屁股,要找HR闹几个星期;带出去见客户,客户捏捏脸蛋,就说男朋友来接她,甩脸走人。


“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敬业了。以前我做经理带的那批女业务员,让她半夜12点送客户回家,都不敢说半个不字。”


对于这样的钢铁直男癌,我真的很想说大清亡了,你造吗?


有些男上司,甚至默认了女员工的薪水里包含着出卖色相的费用,“不然我干嘛招女的?男员工力气大,身体好,能加班,没大姨妈还不休产假!”


白天不懂夜的黑。男人觉得我没把你怎么样,摸你又不掉块肉,以后我在工作中还会帮你,你有什么吃亏的?


但如果女性是作为平等的个体,靠能力与男人站在一起,即使获取帮助,也是工作中的正常协作关系,摸一下当然会掉肉,只是掉的不是肉眼可见的肉,而是心里对于自我认知的误判——


原来女性在职场中从来没有被平等对待,无论你多努力,终究是“花瓶”般的存在,那为什么还要努力?


于是世界重新回到了“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平权蛮荒时代。




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里,离婚的子君很快就被已婚男同事老陈盯上。


男人想当然地觉得离婚女性饥渴,容易上手,迫不及待要找下家,只要跟她们吃几顿饭,倾诉夫妻不和,就能顺利入驻她的香闺。


所以,老陈有胆量半夜去子君家敲门,而唐晶要骂醒子君:就算这辈子没人要,也不要被这种油腻男弄脏了。


被油腻男染上的感觉,就像喝汤不小心吃了一只苍蝇。


有个读者当实习生的时候,被上司骚扰欺负过,导致她对成功男性产生抗拒,后来谈恋爱总是找屌丝,每天窝在家里打游戏那种。


“我宁愿赚钱养他,没性欲都没关系,反正我也性冷淡”她说。


在上司眼里,不过是摸一下抱一下,在女孩心里,却是对某一类男人,甚至男性这个群体的怀疑和抗拒。




职场性骚扰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是日久生情,毕竟我们一生,除去睡觉,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办公室度过。


有人说是调节气氛的需要,只有男性的工作团队,效率明显低于男女比例适当的团队。


但这只能说明女员工能干,退一步就算调节气氛,说说话,养养眼也够了,为什么一定要伸出咸猪手?


这个问题,我赞同知乎周晓农的高赞回答:职场性骚扰,本质上是弱者被利用。


性骚扰是自下而上,由强及弱的。


被骚扰者天然带着弱者属性,被欺负了,却没办法跟谁倾诉,无论跟谁说都不对。


跟同事说,弄不好传出去变成了“狐狸精勾引霸道总裁”。

跟男朋友说,他第一反应是让你辞职,甚至说出“我养你”这么毒的情话。

投诉到HR那里需要极大的勇气,通常只有两个结局:鱼死网破;鱼死了,网没破。


2016-2017年,网络曝光的职场性骚扰事件,无论是某银行高管还是某国企招聘负责人,最终的结果都是举报者走人,骚扰者受到了类似通报批评或停发三个月奖金这种极轻的处罚。


这还是酿成网络事件的案例,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公司都会包庇强者、打压弱者,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既然没有组织伸张正义,就得靠自己闹革命。


反抗职场性骚扰,难在我们总是害怕得罪人,这种专属于弱者的怕,正好被强者利用,于是强者更强,弱者更没活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