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东华王刚、孙恒达/川大冯良文《AM》:直接微 ... ·  9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宾汉姆顿大学饶思圆/汪前彬《自然·通讯》:可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复旦朱亮亮/台大周必泰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北航王广胜教授团队连发 Adv. ... ·  4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 CCR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钛白粉致癌?你们太天真了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17-06-20 17:32

正文

最近看到也到处转发的文章,可能又引起恐慌(重磅:欧洲正式提出将钛白粉列为潜在致癌物质!):

内容摘取如下:

2017年6月9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宣布,已正式提出将二氧化钛(TiO2、钛白粉)列入怀疑通过吸入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质分类的建议,该意见将在稍后通过书面程序宣布或在9月份欧盟委员会会议上正式通过。

据ECHA的风险评估委员会RAC(Committee for Risk Assessment)介绍,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二氧化钛的致癌潜力符合ECHA关于“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下相关的标准。但RAC也同时指出,得出的结论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此前法国提出将二氧化钛分类为更严重的致癌物质类别(类别1B)的建议,它只是“被推定为潜在引起癌症的物质”(第2类,通过吸入途径)。

我也专门去了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官网查看,的确是有这篇文章:

《Titanium dioxide proposed to be classified as suspected of causing cancer when inhaled》

链接如下:

https://echa.europa.eu/-/titanium-dioxide-proposed-to-be-classified-as-suspected-of-causing-cancer-when-inhaled


今天我分析分析其中真正说的内容:

太长不看版:


我们能吸入的钛白粉远远远低于安全水平,危险不大,不用担心。

以下是正文。

什么是致癌物?


关于致癌物质的分类,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英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将致癌物分类一共有四大类(即4个等级):

  • 1类: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黄麴毒素砒霜、石棉、六价铬二恶英、甲醛、酒精饮料、烟草、槟榔以及加工肉类(2015年11月新增)。

  • 2A类:致癌可能较大。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而实验性的证据有限。如丙烯酰胺、无机铅化合物、65℃热饮、牛羊肉等红肉、氯霉素等。

  • 2B类:致癌可能较小。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用以归类相比二类A致癌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比如 氯仿、敌敌畏、镍金属、硝基苯、柴油燃料、汽油、手机辐射、泡菜等。

  • 3类:尚不清楚其对人体致癌作用。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如苯胺苏丹红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三聚氰胺、汞与其无机化合物等。

  • 4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如己内酰胺


虽然致癌物分类这么多,其实到了2B类,只是说明致癌概率大于0而已。


对于有害物的理解思路主要从以下4个步骤
  1. 先看有害物是什么;

  2. 再找到安全规范里对应的那条,找到这种有害物的安全剂量;

  3. 再找出实际情况中摄入的剂量;

  4. 然后做判断,超了就要警惕,不超就不要担心。


以下逐条分析。


1

先看有害物是什么

将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钛白粉)列入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质分类(第2类,通过吸入途径)。也就是有害物是二氧化钛颗粒被吸进身体的致癌可能性。二氧化钛在涂料、油墨、塑料、橡胶、造纸、化纤、美术颜料和日用化妆品等行业中当白色颜料使用。

在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找到所有致癌分类物:

http://monographs.iarc.fr/ENG/Monographs/PDFs/index.php

其中,二氧化钛属于2B类:致癌可能较小。

继续找到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里关于二氧化钛的研究文件:

544页!太长了。好吧,我还是找精华版看吧:

20页,还好,直奔结论:

结论翻译过来就是:

  • 没有充分证据表明二氧化钛在人体内有致癌性。

  • 只有有限证据在实验动物中显示致癌性。

(的确也符合2B分类原则)

至于在实验动物中的致癌性研究,如下:

  • 给大老鼠和小白鼠“灌胃给药”、“皮下注射”和“腹腔内注射”的几组实验均没有发现任何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的情况。

  • 给老鼠“气管内用药”的那组实验,在雌雄两性大鼠肺腺瘤发生率增加。在雌性大鼠中观察到鳞状细胞癌囊性角质化病变的诊断,是因为吸入了高浓度的二氧化钛而不是低剂量的二氧化钛。(美国杜邦也有类似实验)

也就是说通过吸入高浓度二氧化钛,还有危险的可能性。

(高浓度有多高,文末揭晓)


2

再找到安全规范里对应的那条,找到这种有害物的安全剂量

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钛粉尘卫生标准(GB 11522-89)》,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³):10

其他国家的最高容许浓度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