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上刷到了一个视频,
“一家六口参战,两个弟弟牺牲在老山前线,姐姐来到麻栗坡陵园含泪祭奠”
。
看着深情的画面,我感动得要落泪……
都说时间可以抚平、淡化一切,可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姐姐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两个亲爱的弟弟呀,岁月悠悠,思念悠悠,时间越长,怀念越深……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这是一个英雄的家庭,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后来的两山轮战中,一家六口人参战,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儿子以及女儿女婿,尤其是两个儿子作战英勇,表现突出,兄弟俩一个是副连长、一个是代理排长,先后壮烈牺牲。
做为军队干部子弟,两兄弟继承了父母的红色基因,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其中的哥哥刘光上老山前线前已经参加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军区首长想留他在集训队当教员,可他坚决要求再上前线……曾经他对父亲说:“父亲,您和战士们都在前线英勇战斗,我无法安心留在后方。”于是,他毅然踏上了战场。
刘光牺牲后,弟弟刘明就成了全家唯一的儿子,上级出于照顾,想把刘明调到父亲的身边,刘明的父亲谢绝了,他在询问儿子意见时,刘明在信中对父亲这样说;“我们连队有好几个烈士亲属,他们为什么不照顾?难道司令员的儿子就能特殊吗?再说,我还要为国争光,为哥哥报仇呢!”
刘明1980年入伍,1984年4月参加了收复老山的作战,做为班长,他带领全班战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不仅战果辉煌,而且全班无一伤亡,所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他个人荣立二等功。后来的战斗中他代理排长,期间收到了军校录取通知书,连里想让他从阵地上先撤下来,但他坚决要求与连队一起撤……
兄弟两人牺牲的时候都非常年轻,不到23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妙龄,那么年轻,那么美好,如花的季节啊。他们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父母把他们养大不容易,年迈的父母还在等着儿子回家呀,姐姐也在盼着弟弟凯旋啊。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看到烈士陵园里的姐姐如此悲伤,做为曾经的军人,我深深的理解她,那是因为弟弟们牺牲的时候多么年轻啊,才二十多一点,还没有结婚、没有成家呀。亲爱的弟弟,你们在天堂可好?姐姐多么想你们呀,你们的亲人也在想你们呀!
今天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45周年,我们忘不了45年前的此时此刻,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尊严、百姓安宁,毫不犹豫的上了前线,他们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这些年轻的战士,年龄也大都在十八九、二十岁左右,有的甚至才17岁,风华正茂,青春灿烂,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为了国家,如花般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刻。
没有经历枪林弹雨,没有血与火的生死经历,怎能真切体会生命的可贵?你见过烈士们上前线时写的遗书吗:“兄弟,替我回家,拜托了!” 这字里行间,动人心魄!
没有同甘共苦、生死患难的军旅生涯,又怎能感受这战友真情?同为上过战场的军人,姐姐的心里除了至亲至爱的姐弟亲情,还有一种战友深情。她这是为弟弟也为战友而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刘光和刘明的父母做为老一辈军人,经历了旧中国的落后与苦难,更是参与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他们深知和平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那是多少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也因此他们参加了自卫反击战,母亲搞后勤,父亲做为军分区副司令带着部队上了前线……
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好儿女,儿子女儿们个个出类拔萃,优秀无比。关键时刻,儿子女儿把个人的一切和国家的尊严融合在一起;生死关头,儿女们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军人应有的选择。面对牺牲和死亡,他们义无反顾!
向所有的英雄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