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诗》(1963)
在六十年代,第一系谱中的纪录作品相对来说是稀缺的,何况,松本俊夫与小川绅介又有着情感上的差别——小川绅介强调乌托邦,为农耕建立神坛;而松本俊夫近似旁观,他最原始的意图不为赞美,只是践行着自己的电影理念。
从另一种角度说,松本俊夫先是一名理论家,再是一名实验电影导演,他的实验创作中有极其明显的理论意图,有别于大岛渚平静中掺杂着妖冶的吊诡。松本俊夫仿佛要和理论家完成一场共谋,他的电影对突然闯入的观众是抵触、不友好的。松本俊夫在多部实验电影中否定外部日常世界表面上的对称性,以不合作的态度攻击观众的惰性,《安保运动》、《西阵》、《石之诗》中无不包含着对观众顺其自然地观看这一惰性行为的逗弄。
对此,笔者小小的偏见是,或许松本俊夫早已有自己的理论为作品背书,才有如此坚持晦涩的勇气。以《石之诗》为例,松本俊夫在拍摄时面临两个困境,在流动的电影当中,他的拍摄对象“石头”是不动的,他在电影中加入的照片(相机)亦是不动的,在这样的境况下如何完成这部电影呢?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毁灭,松本俊夫要义无反顾地跳进自己的困境再打碎它,这是何等的孜孜不倦。
《石之诗》(1963)
松本俊夫抱着两个目的:其一,在拍摄手法方面进行实验;其二,挑战“记录是依靠可视的运动对象而得到的”这一说法。在笔者看来,松本俊夫还有第三个目的,即去证实电影所肩负的任务:给无生命的物体以呼吸。或许电影正如《石之诗》中出现的雕刻家中原正行所说,本是万年前已死去的东西,稍微打磨一下便复活。记录与超现实,复活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石之诗》中的音画关系也是让这部幻灯片一样的实验电影拥有电影质感的因素,在图像的更替中石头击打声不断,赋予图片一种动感。
《石之诗》中的图像动感
事实上,音与画的关系也早就在松本俊夫的研究范畴内。他曾加入日本最早的艺术团体实验工房,该工坊吸纳了14名对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感兴趣的成员,包括视觉艺术家、音乐创作者等等,在实验工房的践行中,松本俊夫对音与画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思考——
原先,因为电影内容未定,音乐与图像不能互相磨合,二者分立,有时甚至互相对抗。为了令声音与图像更深地互相作用,打破这样的僵局,松本俊夫常常和实验工房的成员、致力于实验音乐的作曲家一起协作,从今而后,图像和声音这两个领域不再是竞争关系,而是开始协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