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轻仓是错的,虽然结果未必差。实际上应该重仓买入大把估值低的好公司(港口机场食品福耀三一新安等等),选时谁能每次选得对?这说明一种进步//
@Vaguelegend
:您当时提倡轻仓,等防反。后来为什么开始了满仓投资的风格了呢?现在看来,轻仓等防反对于这几年的市场同样非常有效啊
20年前的现在我在干嘛?我在等待。
2004年我正管一只货币基金,但那年年头股市很好(非典之后放水+wto),公司一开始说给我管一个股票基金,国企总要论资排辈吧,而且那时候发基金要等会里批,六月好不容易批出一只,于是就安排另外一个资历更深的领导管。
那时做债,我对宏观方向比较敏感,很明显感觉人民银行三月后展开了一轮大紧缩,央票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发的,春节后债券都大跳水,我强烈预感流动性收没了股市也要完蛋。
但当时经济不错,不光是煤电油运,就是苏宁茅台双汇这些也没一个预期不好的,苏宁每年业绩翻翻,在这种增速下好多公司估值其实不高,所以市场上做权益的那批人都极端看好。
我是持相反意见的,几乎在后面每个月的公司投决会上都说了,新成立基金不能重仓,最多20-30%权益,轻仓灵活防守反击就有可能就一炮打响,然后公司领导和同事纷纷表示说我长了一双熊眼
2004年我正管一只货币基金,但那年年头股市很好(非典之后放水+wto),公司一开始说给我管一个股票基金,国企总要论资排辈吧,而且那时候发基金要等会里批,六月好不容易批出一只,于是就安排另外一个资历更深的领导管。
那时做债,我对宏观方向比较敏感,很明显感觉人民银行三月后展开了一轮大紧缩,央票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发的,春节后债券都大跳水,我强烈预感流动性收没了股市也要完蛋。
但当时经济不错,不光是煤电油运,就是苏宁茅台双汇这些也没一个预期不好的,苏宁每年业绩翻翻,在这种增速下好多公司估值其实不高,所以市场上做权益的那批人都极端看好。
我是持相反意见的,几乎在后面每个月的公司投决会上都说了,新成立基金不能重仓,最多20-30%权益,轻仓灵活防守反击就有可能就一炮打响,然后公司领导和同事纷纷表示说我长了一双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