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rpei
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来自@小儿外科裴医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rpei  ·  春节效应?南方省份流感再现高峰 ·  17 小时前  
伊洛  ·  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 ·  2 天前  
l 看齐 l  ·  最新研究!这一病毒可能趋向流感化 ·  2 天前  
l 看齐 l  ·  最新研究!这一病毒可能趋向流感化 ·  2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李怡鑫推荐 | ... ·  4 天前  
E药经理人  ·  复宏汉霖朱俊:实现国际化闭环1.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rpei

耳朵总是痒痒痒,当心这5种问题→

drpei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1-26 09: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详细解释了耳朵瘙痒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包括耵聍栓塞、细菌性外耳道炎、耳真菌病、耳道接触性皮炎和耳道特应性皮炎等。同时,文章也提醒读者不要频繁掏耳朵,存在不少隐藏风险。最后给出了针对耳朵发痒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耳朵瘙痒的原因

耳朵瘙痒可能是由于耵聍栓塞、细菌性外耳道炎、耳真菌病、耳道接触性皮炎和耳道特应性皮炎等引起的。

关键观点2: 不应频繁掏耳朵

掏耳朵存在很多隐藏风险,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还可能导致耵聍堵塞耳道,引发更显著的瘙痒。因此,不建议大家频繁挖耳朵。

关键观点3: 耳朵发痒的处理方法

如果耳朵瘙痒已经困扰到日常,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规范评估及处理。处理的方法包括清洁耳道、使用酸性溶液滴耳、局部使用药膏等。


正文


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耳朵忽然一阵奇痒,让人心里挠挠的,按捺不住冲动掏了后,却什么都掏不出来。

那么,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耳朵奇痒无比,能不能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细说。

一、耳朵奇痒,到底是咋回事?

耳朵瘙痒长期存在或反复发生,或瘙痒显著已对日常造成困扰,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耵聍栓塞

耵聍 (耳屎) 是由位于耳道外1/3的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与脱落的耳道上皮、皮肤正常菌群、脱落的毛发、水渍等混合形成,如果耵聍堵塞了耳道,可能会引起耳道瘙痒。


症状: 除了瘙痒外,还常有听力下降、耳闷堵感、耳鸣等不适。

怎么对付它?

已引起症状的耵聍需积极清除,但不是自己掏耳朵或让家人朋友帮忙掏,而是应就诊让拥有相应专业设备和技能的耳鼻喉科医生来处理。

清除的方式通常有直视下手法清除、温盐水耳道冲洗等 [1]

内耳镜下堵塞的耵聍

可左右滑动查看👉


对于一些初诊难以清除的坚硬的栓塞耵聍,医生可能还会开出耵聍软化剂( 如碳酸氢钠滴耳液) ,让患者带回家浸泡松软后再就诊清理。

滴耳过程中因为耵聍的膨胀,可能会有耳痛的症状,在耵聍被清理后即可消除。

2、细菌性外耳道炎

游泳、创伤、长期佩戴耳机或助听器等,都可能会破坏皮肤-耵聍屏障,进而引起耳道细菌感染。

急性外耳道炎

可左右滑动查看👉


症状: 除了瘙痒外,还常有耳痛、耳溢液和听力下降。

怎么对付它?

首先应就诊并清洁外耳道,因为清除耳道内的耵聍、皮肤脱屑及脓性物质,不仅有利于康复,还能增强滴耳液向炎症部位的渗透 [2]

接下来的治疗方法根据外耳道炎的严重程度、有无糖尿病/免疫低下以及鼓膜是否完整而有所差异 [3-4]

  • 比如对于轻至中度的外耳道炎者,通常以耳内局部用药为主。
  • 对于初始治疗无效的轻中度的外耳道炎,或重度甚至伴有蜂窝织炎和/或发热者,除了局部用药外,常还需经验性使用能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广谱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同时要取耳道分泌物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后续用药方案。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外耳炎完全康复之前,应严格避免患耳进水。

3、耳真菌病

指的是外耳道感染了真菌,俗称“耳朵长脚气”,以曲霉菌和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是真菌在耳道内大量繁殖进而引起的症状。

它在湿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游泳时进入耳道内的积水没有及时排出、掏挠耳道或采耳时器具消毒不到位,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内耳镜下看到的耳道像“发霉”了

可左右滑动查看👉


症状: 耳深部瘙痒是其最令人烦扰的症状,此外还有耳溢液、闷堵、疼痛等不适,但疼痛常较细菌性外耳道炎轻。

怎么对付它?

首先也是应就诊,并清理外耳道内包括鼓膜表面所有可见的碎屑、脓痂及真菌成分;

在清洁耳道的基础上局部使用抗真菌药进行治疗 [5]
  • 常用的有液体剂型如克霉唑溶液滴耳。
  • 软膏剂型如咪康唑乳膏或激素-抗真菌药复方制剂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注入或涂抹耳道。
  • 对于局部用药无法控制或鼓膜不完整的耳真菌病者,可能还需要全身性抗真菌治疗,比如口服氟康唑或伏立康唑。

4、耳道接触性皮炎

通常由耳局部用药、化妆品或头发用品 (如洗发水、发胶) 等引起,表现为耳道皮肤粉至红色的融合性皮疹、表面稍不平,可扩展至耳甲及耳廓周围皮肤。

图源丨参考资料[6]

症状: 主要为瘙痒,可伴有疼痛、皮肤脱皮、溢液及结痂等。

怎么对付它?

首先要避免再接触能引发耳道皮炎的用品或药物,再由医生对耳部进行彻底清洁,去除渗出物、较厚痂皮及耵聍;

治疗上通常也是以局部用药为主,临床上常使用酸性溶液滴耳 [7] ,可联合也可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奈德、氢化可的松涂抹于耳道内以控制局部炎症反应 [8]

5、耳道特应性皮炎 (湿疹)

即使是耳道,也可能发生湿疹 (特应性皮炎)

耳道特应性皮炎(湿疹)
图源丨clevelandclinic.org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发生在外耳道内及其周围皮肤的就称之为耳道湿疹,其个人史或家族史常显示有特应症,即包括湿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在内的一组疾病。

耳道特应性皮炎

可左右滑动查看👉


症状: 外耳道湿疹和耳道接触性皮炎都可以让耳道皮肤发红、脱屑等,引起令人难以忍受的瘙痒。

怎么对付它?

跟耳道接触性皮炎相似,即尽可能消除可能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如过度清洁耳道、耳部皮肤干燥) ,并在由医生清洁耳道的基础上使用酸性溶液和/或糖皮质激素软膏进行局部治疗。

此外还强调需加强局部保湿,比如使用润肤剂充分涂抹耳廓内外侧和耳道口等干燥或出现皮损的区域,这对减轻病情、缓解瘙痒症状有帮助,也有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以减少发作。

二、耳朵发痒,能不能掏?

虽然掏耳朵当下很爽,但却有很多“隐藏风险”。

首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如果长期、反复掏,还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或慢性充血,更利于细菌生长。

其次,掏耳朵还容易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引起聍堆积、堵塞,使瘙痒变得更显著、频繁。

图源丨make a gif

那去外面采耳呢?

——风险也不少,例如掏耳勺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将真菌带入耳道内,引发前面提到的耳真菌病,操作不当还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