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对亲人的哀思是我们最大的伤与痛,既然每位亲人都将与我们生离,何不早做准备,尽量减轻对离世的恐惧,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所有失去亲人的朋友。
尊严和爱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的,在亲人离世前,我们可以做一个不留遗憾的告别,这是对即将离世的亲人最好的礼物,而不是逝者永息,生者难眠。
善意的欺骗和隐瞒,
留下的是孤单和遗憾
我们往往特别害怕死亡,也害怕死亡的告别。
有时,面对即将离世的亲人,不知如何说这件事,怕TA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经常躲躲闪闪,回避和不敢面对。
其实这是很遗憾的,这可能会让TA在极度的恐惧和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
这种孤单所带来的悲伤,远远大于疾病本身。
其实人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
这些害怕、担心、回避、不敢面对其实源于我们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情,这变得很关键!
作为子女,作为亲人来说,我们到底可不可以跟即将离去的人谈他死亡的问题。
有些医生也在呼吁国人,要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死亡这件事情,不要讳病忌医或者回避这个话题。
有的人临终的两三个月前,就开始选自己追悼会的照片,思考墓地安在哪儿,还有把自己对子女和孙辈的一些嘱托都写了下来。
临终时,子女们守着TA,一直在给TA说话,希望TA是平安的、安稳的、快乐的。
人在弥留之际不能说话,但是可以听到声音,这是有医学证明的。
这样离开的人,没有留下遗憾,走的也很安心。
对一个即将离世的人,可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礼物了!
如何陪伴亲人,
走完最后的路
▲第一,不要躲避和哄骗,告诉他真实的情况。
其实你不告诉TA,TA自己也知道,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非语言的。
我们的身体是最智慧的,身体会告诉TA自己的状况,而亲人的躲避和哄骗反而会使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
第二,尊重TA的心愿和需求。
比如,可以问问TA,怎么能够更舒服一点,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你打算怎么处置自己的财产?你打算怎么安排自己的葬礼?你希望把自己的墓地安在什么地方?
而这些问题我们往往是闭口不谈的,觉着不吉祥。等人离世以后,谁也不知道死者真实的意愿是什么。
不是一定要让TA最后时光吃什么,穿什么,或者是要用什么,把你的意愿强加于他,而是一定要尊重TA的需求和心意。
有的人会说我就想回家,我希望死在谁的怀里。
尊重和满足,是对TA最好的抚慰。
我琢磨着,有一天离去了,我不希望给我立碑立牌,而是把我的骨灰埋在院子里的玫瑰花下,继续招蜂引蝶,无论谁,你来与不来,爱与不爱,我都依然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