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考中级三科对很多考生来说,已经压力山大了,再加上考注会,简直不敢想象这个难度。
那么你敢挑战在短时间拿下这两个高含金量证书吗?
有考生已经在悄悄进行中啦!
我们不要被这两座大山所吓倒,如果你对比一下教材,会发现这两个考试有相似的地方,可以把相似的科目放在一起学习备考。
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利用省下的时间可以去攻破注册会计师的科目。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中级+注会一起考试的可行性,咱们可以一起看下面的分析。
复习上,中级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并练习对应的习题,但不宜太难。
注会更强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更加复杂的应用。因此,在复习中级时,做题一定要做经典习题,不求多,只求精。
而注会必须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计算环节和计算程序,在考场上才能进行相应的应变。
题型上,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所占比例也不同。大家备考的时候,就需要区别对待。
对于中级考试,在复习的时候,因为客观题比较多,考点覆盖面比较广,重点是把书要看得全面一点,而注会主观题比较多,而且难度比较大,更重要是在领会课本基础知识上要通过大量做题,总结做题规律。
|
|
|
|
|
2021年4月1-30日(每天8:00-20:00,4月3-5日清明节假期除外)
|
|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
|
|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
专业阶段: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综合阶段:
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
特殊提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小编划重点:
参加中级考试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及工作年限;
想要报名参加注会考试,则相对限制的条件比较少,只要有一定的学历或者职称就可以。
因此基本上能报名参加中级考试的考生们都是符合注会考试报名条件的!
|
|
|
|
|
|
|
|
《会计》、《审计》、《经济法》、
《税法》、《财务成本管理》、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
|
|
小编划重点:
中级考试时间为9月4日-6日,注会的考试时间在8月末,两个考试的时间非常接近。
因此备考的时间节点比较接近,考试相隔一星期,时间上也不会发生冲突。
考生们可以合理搭配备考科目,节省备考时间!
中级和注会的部分科目关联性较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注会《会计》、《财管》和《经济法》基本包含了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试的内容。
所以反过来说,考完了中级,也相当于学习了一部分注会的内容。所以二者同时备考,双向取证的机率是很大的。
备考中级考试的同时,建议注会备考以下的科目: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注会《会计》
针对有基础且基础较好的考生(有注会备考经验),可以先学习注会会计的课程。
该科目的难度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两者相比,中级会计实务稍显简单,在学习完注会会计的课程后,针对两个科目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即可;
针对零基础或者是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先学习中级会计实务科目。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注会《会计》
针对有基础且基础较好的考生(有注会备考经验),可以先学习注会会计的课程。该科目的难度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
两者相比,中级会计实务稍显简单,针对两个科目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即可;
针对零基础或者是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先学习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先难后易更好接受。